放翁爱国岂寻常,一记南园目论狂。
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
放翁爱国岂寻常,一记南园目论狂。
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对宋代诗人陆游(号放翁)的评价和回应。柳亚子批评陆游的爱国情怀过于激进,认为他即使在谈论文学时也流露出强烈的灭敌愿望,暗示如果陆游能够像古代名将平原君那样直接消灭敌人,那么他对禅宗的追求和朝廷给予的高位(九锡)也可能有所不同。
"放翁爱国岂寻常",首先肯定了陆游的爱国热情非同一般,但接着转折道"一记南园目论狂",指出他在文学讨论中表现出的豪情壮志近乎狂妄,可能过于理想化。"倘使平原能灭虏",柳亚子假设陆游具有平原君那样的军事才能,暗示他可能会采取更为实际的行动来保家卫国。最后,"禅文九锡亦何妨"则表达了对陆游如果真有这种能力,是否还会执着于禅学和官位的疑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陆游诗歌风格和人生态度的一种独特解读,既有赞赏也有批评,体现了柳亚子对历史人物的深入剖析和个性化见解。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
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
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
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北风吹寒江,来自两山口。
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
飞云满岩谷,舞雪穿窗牖。
滩下三日留,识尽滩前叟。
孤舟倦鸦轧,短缆困牵揉。
尝闻不终朝,今此独何久。
只应留远人,此意固亦厚。
吾今幸无事,闭户为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