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同时也蕴含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表明诗人渴望前往越州,希望在那片广阔的自然景观中找到心灵的交流和共鸣。"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则是通过对大自然造物主手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与赞美。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一句,展示了诗人对于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这里的“履道凿池”暗示着人在大自然中活动的痕迹,而“玉川卷地若为收”则是对那种既不破坏自然,又能使自然之美得到展示的一种艺术态度的赞赏。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这两句,通过提问洛阳泉石的主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而“莫学痴人李与牛”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效仿那些只知沉迷于世俗之乐而不求上进的人。
整首诗通过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深切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未来未知的探索。
三峰拥中州,二水俱北汇。
状如吸川鲸,有屋负鲸背。
主人颂酒德,量与刘阮对。
会令百川流,入我三尺喙。
回视瓮间人,无乃真鼠辈。
天风驾鲸波,风静水可爱。
想当持翠螺,时依太白酹。
尔曹固何知,此意有君在。
徐侯顿朱墨,岂复知花时。
美人忽含笑,临镜窥涟漪。
朝来摩两眼,喜作云雾披。
须烦春草句,咏此玉雪枝。
小窗惜无人,共赏林下姿。
毛褚二三子,亦足相遨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