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番易施氏重庆堂》
《番易施氏重庆堂》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高堂重庆寿期颐,四世团栾世所稀。

椿树阴浓朝日暖,萱花香细午风微。

扶持老爱鸠为杖,拜舞重看綵作衣。

我有双亲思致养,披图转觉思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寿家庭的幸福与和谐。首句“高堂重庆寿期颐”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长寿与家庭的团圆,重庆堂作为聚会之所,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接下来,“四世团栾世所稀”一句,强调了四代同堂的罕见与珍贵,体现了家族传承的深厚与重要。

“椿树阴浓朝日暖,萱花香细午风微”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椿树和萱花,分别象征着长寿与母亲的慈爱,通过“阴浓”与“香细”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同时,“朝日暖”与“午风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表达了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扶持老爱鸠为杖,拜舞重看綵作衣”则进一步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尊重,老人在子女的搀扶下,如同被爱护的幼鸟,享受着晚年的幸福。而“拜舞重看綵作衣”,则可能是指节日或庆典时,家人共同参与的欢乐场景,通过色彩斑斓的衣物,展现出节日的喜庆与家庭的团结。

最后,“我有双亲思致养,披图转觉思依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父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能够亲自照顾双亲的渴望。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流露出深深的亲情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温馨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中的重要元素——孝道、团圆与长寿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由海昏入武宁道中

登高势欲坠,踰险心始领。

戒想适其恒,经过何由骋。

泄云行崦杉,零露浥涧茗。

玄蝉振山凄,白鹭团沙整。

久盼归舟近,况怀垂钓永。

岂不畏严程,无因揽流景。

烟霞蕴至乐,岁月启深省。

百丈有幽期,眷兹心耿耿。

(0)

题羲之写扇图

蒲扇新题墨未乾,也应技痒要人看。

阿婆莫谩提篮去,明日街头写便难。

(0)

过王郎中草堂赋

药栏春暖牡丹香,蝴蝶双飞不过墙。

万汇天机何处静,一年春事此时忙。

篇诗未觉为时重,尊酒能留共日长。

岂是辋川无作者,直邀裴迪赋山堂。

(0)

宋高宗御题李唐画唐香山九老二律诗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

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会,尽是同朝鸳鹭班。

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0)

京城得家书,题示儿子同同

苏郎不是饮中仙,只好长斋绣佛前。

蝶到枕边身是梦,花随春去日如年。

芙蓉别馆还依旧,鹦鹉小窗殊可怜。

纵得归来城郭在,铜驼露冷湿荒烟。

(0)

惆怅六首·其三

画船湖上载春行,日日花香扇底生。

苏小楼前看洗马,水仙祠畔坐闻莺。

碧桃红杏浑相识,紫燕黄蜂俱有情。

惆怅繁华成逝水,尽归江海作潮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