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林法曹实甫二首·其二》
《挽林法曹实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昔我叨驰驲,惟君伴聚萤。

病翁尚佔毕,良友忽幽冥。

古有东方赞,今无贞曜铭。

不知吟几些,叫得屈原醒。

(0)
注释
昔我:过去我。
叨驰驲:忙碌奔波。
惟君:只有你。
伴聚萤:像萤火虫一样勤奋。
病翁:年迈的病夫。
尚佔毕:仍在坚持读书。
良友:亲密的朋友。
忽幽冥:突然离世。
古有:古代有。
东方赞:东方朔的赞美。
贞曜铭:像东方朔那样留下铭记的人。
不知:不知道。
吟:吟诵。
屈原醒:唤醒屈原。
翻译
从前我忙碌奔波时,只有你陪伴着像萤火虫一样勤奋
年迈的病夫还在坚持读书,亲密的朋友却突然离世
古代有东方朔这样的赞美,如今却没有像他那样的人留下铭记
我不知已吟诵了多少次,是否能唤醒沉睡的屈原
鉴赏

此诗乃宋代诗人刘克庄之作,名为《挽林法曹实甫二首(其二)》。诗中融入了深沉的哀思与对逝者的怀念。

"昔我叨驰驲,惟君伴聚萤。"

此两句表达了诗人过去与故人共同嬉戏的情景,只有那时的朋友如同萤火虫一般陪伴左右。"昔我"二字表明是一种往事的回忆,而"叨驰驲"则形容了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惟君伴聚萤"中,"惟君"指的是那位故人,是唯一的陪伴,而"伴聚萌"则是对那份难得的相聚时光的一种描绘,萤火虫在夜晚闪烁,象征着微小而又短暂的友情。

"病翁尚佔毕,良友忽幽冥。"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折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病翁"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可能因为疾病或年迈而感到身体衰弱。"尚佔毕"表明尽管如此,诗人的精神还未完全丧失。而"良友忽幽冥"则是对逝去的朋友的一种哀悼,"良友"指的是那些品格高尚、情谊深厚的朋友,而"忽幽冥"则形容了这些朋友如今已然远去,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人间。

"古有东方赞,今无贞曜铭。"

这两句诗中,"古有东方赞"可能是指历史上对某些人物的赞誉或颂词,而"今无贞曜铭"则表达了现世没有人能够留下像古代那样的英名和功绩。这里"贞曜"指的是星宿,"铭"则是刻记,整个句子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缺乏英雄豪杰的感慨。

"不知吟几些,叫得屈原醒。"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不自觉地吟咏着诗词,竟然能够唤醒了古代的屈原。这一吟咏如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使得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才得以"醒"来。这里的"不知吟几些"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不经意间的状态,而"叫得屈原醒"则是对这种交流的一种美好想象。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哀思,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英雄难再的时代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二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0)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0)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

高阁晴轩对一峰,毗陵书客此相逢。

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

山馆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上方有路应知处,疏磬寒蝉树几重。

(0)

杂曲歌辞·其十一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0)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0)

湖亭晚望残水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