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候使(古代官职,负责地方的监察和传达政令)登上石头驿楼所见之景象与感慨。开篇“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站在高处远望的情景。
接下来的“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则是对远处森林与近岸水面上日光照耀的美丽描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紧接着,“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更进一步描绘了繁忙的水上交通,显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随后转向生活琐事:“渔商多末事”,表现出对普通百姓辛勤劳作情形的观察;“耕稼少良畴”则是说农业生产并不容易,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艰苦劳作命运的同情。
中间两句“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提及了历史上两位隐逸之士,表达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随后,“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则是说虽然自己在高楼上远望,但这并非真正的心灵所得。
末尾两句“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追逐虚名与埋藏财宝没有区别,都是世俗之见。最后,“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则是说在凉爽的树荫下安息,却仍旧无法摆脱对故乡的牵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历史与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
帝眷卅二载耆臣,宣劳冬部,久羡盛名垂,况爱士欧阳,泽流皖水,焚香清献,誉遍巴江,报国效驰驱,最堪钦醇谨老成,宠贲丝纶邀定论;
我是十三龄弟子,记领春风,颇惭虚坐了,念飘零王粲,兵燹无家,牢落杜陵,文章憎命,抚棺余涕泪,只嬴得感恩怀旧,愿传衣钵到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