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
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
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
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襫,山拥更登危。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
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
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
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襫,山拥更登危。
这首宋词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橘绿橙黄秋正好"一句,以鲜明的色彩表现出秋季的丰饶与美丽。"霜飙洗尽炎威"则暗示了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季的炎热,给人带来舒适感。
"园林木落望中奇",通过落叶的景象,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壮丽,引人遐想。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出游的愉悦心情,"俊游方得意",但同时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别情绪,"楚客为谁悲",暗指自己或他人在外漂泊的孤独。
"况有风流文字饮",诗人借饮酒与写作来排遣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何妨同醉东篱",表达了与朋友共度佳节的愿望。"狂歌犹记少陵诗",引用杜甫的诗歌,增添了文化气息,也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最后两句"地偏初衣襫,山拥更登危",描述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尽管环境艰险,但仍积极面对,欲攀登更高的山峰,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文人雅趣,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万家水市,被垂杨、映得酒旗都绿。
细雨淋浪春欲暝,愁煞蒲帆六幅。
烟里停桡,花间命屐,小叩幽人屋。
素瓷凝雪,果然人淡如菊。
君自生长钱塘,移家喜看,罨画纹铺縠。
说在东风莺舌里,听惯乌丝一曲。
词客生平,男儿意气,何必曾相熟。
掀髯长啸,为君尽此醽醁。
燠馆风帘软,红槽榨酒,冬宵温煦。
筝琶狎宴,是延秋杂爨,华清全部。
一声入破,乍催醒、庭花无数。
蓦提起、年少疏狂踪迹,许多情绪。记得江南燕乳。
杏花村、绿杨才絮。恁时节、惯量珠买笑,醵锦酬舞。
落拓半生好梦。风和雨、都吹去。
可怜白发重经,酒旗戏鼓。
喜新年七日,蕙雪微融,梅风才转。
百福钗幡,做蓬莱家宴。
碧柰花前,绛桃树底,簇舞衫歌扇。
节候黏鸡,门风绣虎,六街传遍。
回忆生平,当时讲舍,沪渎云遮,泖湖天远。
一笑抽簪,趁閒身犹健。
兰茁阶墀,鲤趋庭砌,纵封侯谁换。
胜里春人,玉缸遥指,向先生劝。
红板桥头,方山栅口,中流冷拨吴装。
正萤飞冰簟,蝉咽银床。
经过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肠。
云水外,千年陈迹,一片新凉。堂堂。
过江人物,记畴昔狮儿,亦号孙郎。
奈残山剩垒,极浦斜阳。
持底寄愁天上,君须问、旧日平康。
还则怕,菖蒲花老,燕子楼荒。
枯树衰杨,三叹息,物犹如此。
白眼看、尘埃野马,子虚亡是。
四壁岂无穷可送,九天只有愁难寄。
放狂歌、金铁一时鸣,吾衰矣。拜特进,官承旨。
僮列鼎,奴衣紫。更屏间窈窕,阶前阿唯。
若有人兮宁足慕,彼何为者殊堪耻。
曾几回、策马乐游原,荒烟耳。
中朝枢府,矗红墙翠瓦。年少郎君况淹雅。
看今宵、井络不见天彭,刚一笑,已向人间下嫁。
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映得天街不曾夜。
尚有好心情,栏角沈吟,故意看、西山娇冶。
也不是萧疏爱看山,要选个遥峰,小眉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