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生诵二典,恍若生唐虞。
升降奉玉帛,可否闻吁俞。
阙里得其传,功与造化俱。
孰知千载后,乃尊重译书。
士生诵二典,恍若生唐虞。
升降奉玉帛,可否闻吁俞。
阙里得其传,功与造化俱。
孰知千载后,乃尊重译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六首(其二)》,主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典籍的尊崇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感慨。诗中提到读书人研习"二典"(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尚书》和《周易》),仿佛置身于理想中的远古盛世——唐虞时代,那是一个礼乐秩序井然、君臣关系明确的时代。他们通过学习,参与祭祀仪式,聆听上下的指示,感受着文化的厚重。
诗人接着赞扬孔子在阙里(鲁国孔子故里)传授学问,其贡献如同天地自然的力量一样深远。然而,诗人感叹千年之后,人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和传播似乎不如对翻译书籍的重视。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流失,外来文化影响增强的忧虑,也寓含了对学术研究方向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传统教育价值的肯定和对现实状况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