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鹂绕碧树.冬夜观剧感旧》
《黄鹂绕碧树.冬夜观剧感旧》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黄鹂绕碧树

燠馆风帘软,红槽榨酒,冬宵温煦。

筝琶狎宴,是延秋杂爨,华清全部。

一声入破,乍催醒、庭花无数。

蓦提起、年少疏狂踪迹,许多情绪。记得江南燕乳。

杏花村、绿杨才絮。恁时节、惯量珠买笑,醵锦酬舞。

落拓半生好梦。风和雨、都吹去。

可怜白发重经,酒旗戏鼓。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观剧,回忆往昔欢愉场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暖馆中轻柔的风帘、温热的酒香以及悦耳的筝琶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通过“一声入破,乍催醒、庭花无数”一句,巧妙地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展现出音乐的魅力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

“蓦提起、年少疏狂踪迹,许多情绪”,诗人突然忆起往日的放纵与激情,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记得江南燕乳。杏花村、绿杨才絮”,诗人通过具体的地点和季节特征,唤起了对江南春日的美好记忆,进一步深化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恁时节、惯量珠买笑,醵锦酬舞”,描述了当时人们在欢聚时的豪情与欢乐,通过“量珠买笑”、“醵锦酬舞”等细节,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交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最后,“落拓半生好梦。风和雨、都吹去。可怜白发重经,酒旗戏鼓”,诗人感慨自己半生的落拓与梦想的消逝,面对岁月的无情,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慰藉。白发的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酒旗戏鼓”则成为过去欢乐时光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特色。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秋晚怀浙东故人

游人未归来,芳草又还歇。

怅望江东云,久负山中月。

扁舟在何处,一水不可越。

相思千里间,日暮飞鸟没。

(0)

身懒

身懒都忘动,心空不待安。

叶鸣山鹿至,火尽地炉寒。

即此为吾乐,同人话却难。

(0)

公无渡河

河源来自昆崙西,滔天沃日无津涯,擢夫渔子不敢窥。

公欲径渡公诚痴,痴公溺死如何为。

竟委骨肉于蛟螭,徒使万古箜篌悲。

(0)

衡茅

衡茅隐翠层,聊以尽残形。

得性非常道,忘言是此经。

孤标松落落,晚节竹青青。

此外非吾事,来言总不听。

(0)

溪上

散策清溪岸,茅檐事事幽。

燕巢春始垒,蛛网雨来收。

翁媪能留客,儿童不识愁。

兴长归径晚,回首问群鸥。

(0)

随寓

我忘方就隐,鸟倦自知还。

随寓皆为道,何人有此閒。

微茫春水渡,平远夕阳山。

尽入清吟景,谁言胜事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