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铃山龙泉》
《铃山龙泉》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兹山近南服,胜迹冠朱方。

石骨入海眼,地脉通混茫。

金精孕清淑,水德融嘉祥。

寒含六月冰,润浃九里长。

鲸腮狎猎起,虎只呿呀张。

发窦既窈窕,流渠遂汪洋。

洞彻莹玉鉴,锵鸣合宫商。

静含玄机妙,动见大智藏。

养德君子类,膏物农夫望。

野僧向我言,其功殊匪常。

饮之祛百邪,能使俗虑忘。

漱咽入灵府,喉舌生清香。

爽淅动毛发,飘忽凌风翔。

何当扬湛冽,尽洗贪浊肠。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铃山龙泉》,通过对铃山中涌出的泉水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奇功效。首句“兹山近南服,胜迹冠朱方”点出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名胜地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石骨入海眼,地脉通混茫”描绘了山石的奇特和水源的深远,暗示了泉水的非凡来历。

“金精孕清淑,水德融嘉祥”赞美泉水的纯净与吉祥,而“寒含六月冰,润浃九里长”则强调其清凉滋润的特点。诗人进一步通过“鲸腮狎猎起,虎只呿呀张”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涌动的生动场景。

“发窦既窈窕,流渠遂汪洋”描述了泉水源头的幽深和水流的广阔,接着“洞彻莹玉鉴,锵鸣合宫商”形容泉水清澈如镜,声音悦耳。诗人借“静含玄机妙,动见大智藏”表达了对泉水智慧内蕴的赞赏。

“养德君子类,膏物农夫望”将泉水比喻为滋养品德的君子和农民的希望,体现出其对社会的贡献。最后,“野僧向我言,其功殊匪常”通过僧人的评价,再次强调泉水的非凡疗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铃山龙泉的自然之美,还寓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泉水净化心灵、洗涤世俗功效的赞美。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赠洪弃生·其三

如生为弃朕,朕亦弃生为。

无路陈三策,思京赋五噫。

愁怀形比块,恸哭血成诗。

苦语声酸鼻,长吟猛虎词。

(0)

题行箧内所携米海岳各帖戏效渔洋论诗绝句

雄豪奔放卓成家,肉里筋藏正不斜。

真赝抵凭坡谷跋,评书堪笑李长沙。

(0)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一

移帑靖节且休论,那有柴桑避俗喧。

阅世浮屠三宿地,可儿学究几家村。

不应晏子仍居市,其奈刘伶既入裈。

犵鸟蛮花此间乐,故山啼杀秭归魂。

(0)

纪念银瓶赠与式当日赋呈鹤亭社长

小技雕虫亦偶为,旧来道德赖维持。

骚坛人共瞻牛耳,讲席君应坐虎皮。

文似庄生多愤世,诗如杜老善忧时。

银瓶好贮杨枝水,化作甘霖洒海湄。

(0)

台南竹枝词·其一

鹿耳真天险,波涛无日无。

春残风信转,沙涌更何如。

(0)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三千银界望嵯峨,如此炎方耐冷何。

天为重关消瘴疠,我从残碣一摩挲。

凿坏安得山能语,漏网真愁水不波。

曾说闻鸡先见日,更无人借鲁阳戈。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