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枢府,矗红墙翠瓦。年少郎君况淹雅。
看今宵、井络不见天彭,刚一笑,已向人间下嫁。
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映得天街不曾夜。
尚有好心情,栏角沈吟,故意看、西山娇冶。
也不是萧疏爱看山,要选个遥峰,小眉边画。
中朝枢府,矗红墙翠瓦。年少郎君况淹雅。
看今宵、井络不见天彭,刚一笑,已向人间下嫁。
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映得天街不曾夜。
尚有好心情,栏角沈吟,故意看、西山娇冶。
也不是萧疏爱看山,要选个遥峰,小眉边画。
这首《洞仙歌·催妆词》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宋念功所作,以催妆为题,描绘了新郎官在婚礼前的复杂心情与对新娘的深情凝望。
词中开篇即以“中朝枢府,矗红墙翠瓦”描绘出华丽的宫廷景象,暗示了新郎官的身份与地位。接着,“年少郎君况淹雅”,点明了新郎官的年轻与文雅,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接下来的“看今宵、井络不见天彭,刚一笑,已向人间下嫁”,通过新郎官的微笑与对新娘的温柔目光,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甜蜜与默契。
“铜舆声渐近,百盏晶笼,映得天街不曾夜”,描绘了婚礼的热闹场景,铜舆(古代皇帝或贵族乘坐的车驾)的声音渐渐传来,百盏晶灯照亮了街道,仿佛连夜晚都被驱散。这不仅渲染了婚礼的喜庆气氛,也象征着新人将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尚有好心情,栏角沈吟,故意看、西山娇冶”,新郎官在婚礼前的栏杆旁沉思,故意欣赏着西山的美景,这份心情既是对新娘的深情凝望,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他故意欣赏西山的娇美,或许是在暗示自己对新娘的爱意如同西山的美丽,永恒而动人。
最后,“也不是萧疏爱看山,要选个遥峰,小眉边画”,这句话则进一步表达了新郎官对新娘的深情。他并不是单纯地欣赏山景,而是选择了一个遥远的山峰,将其比作新娘的小眉,寓意着他对新娘的爱意如同山峰一样高远,如同小眉一样细腻,充满了深情与浪漫。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新郎官在婚礼前的复杂心情与对新娘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体现了陈维崧词风的婉约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