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种牡丹二绝·其二》
《补种牡丹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0)
翻译
更换土壤移植花朵能使它更适应,但仍嫌夏日伏天中午的阳光过于烦扰。
清澈泉水和翠绿帐幕并非难以实现,它的绝美容颜和浓郁香气特别引人注目。
注释
换土移根:改变土壤环境移植植物。
花性安:花朵适合新环境。
犹嫌:仍然觉得困扰。
入伏:进入夏季最热的时候。
午阴烦:中午强烈的阳光让人感到不适。
清泉:清澈的泉水。
翠幄:绿色的帐幕,比喻清凉的环境。
非难办:不难实现或提供。
绝色:极其美丽的容貌。
浓香:浓郁的香气。
别眼看:与众不同,引人注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补种牡丹二绝(其二)》。诗人以花为题,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魅力。"换土移根花性安",牡丹经过换土移栽,显示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使在新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安宁。然而,它"犹嫌入伏午阴烦",暗示牡丹对于夏日高温的午后仍有微嫌,可能因为这样的气候对其生长有所影响。

接着,诗人描述了牡丹的理想环境:"清泉翠幄非难办",意味着有清澈的泉水和翠绿的帐幕(可能是指茂密的树荫)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并不困难。最后,诗人用"绝色浓香别眼看"来赞美牡丹的出众美貌和浓郁香气,让人难以忽视其独特的风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表现了牡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又突出了其高雅的姿态和迷人之处,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偶得石室酒独饮醉卧觉而有作

初寒思小饮,名酒忽堕前。

素罂手自倾,色若秋涧泉。

浩歌复起舞,与影俱翩仙。

一笑遗宇宙,未觉异少年。

诗人不闻道,苦叹岁月迁。

岂知汝南市,自有壶中天。

河洛久未复,铜驼棘森然。

秋风归去来,虚老玉井莲。

(0)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九

行年过八十,形悴神则旺。

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沧波浩无津,天遣遂微尚。

剡溪挂风帆,渔浦理烟榜。

奇云出深谷,新月生叠嶂。

兴怀晋诸贤,谁能续遗唱。

(0)

离家示妻子

明日当北征,竟夕起复眠。

悲虫号我傍,青灯照我前。

妇忧衣裳薄,纫线重敷绵。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

墩堠默可数,一念已酸然。

使忧能伤人,我得复长年。

同生天壤间,人谁无一廛。

伤哉独何辜,遑遑长可怜。

破屋不得住,风雨走道边。

呼天得闻否,赋与何其偏。

(0)

烧丹示道流

昔烧大药青牛谷,磊落玉床收箭镞。

扶桑朝暾谨火候,仙掌秋露勤沐浴。

带间小瓢鬼神卫,异气如虹夜穿屋。

点成黄金弃山海,挥手人间一裘足。

明年服丹径仙去,洞庭月冷吹横玉。

相逢只恐惊倒君,毛发毵毵垂地绿。

(0)

晓思

暮年多感怆,孤梦久不成。

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

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

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

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

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

(0)

夏夜二首·其一

鸣蜩断复续,宿鸟久始安。

触热汗沾衣,暮夜犹未乾。

梧桐独知秋,一叶堕井阑。

行矣戒砧杵,四序环无端。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