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补种牡丹二绝(其二)》。诗人以花为题,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魅力。"换土移根花性安",牡丹经过换土移栽,显示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使在新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安宁。然而,它"犹嫌入伏午阴烦",暗示牡丹对于夏日高温的午后仍有微嫌,可能因为这样的气候对其生长有所影响。
接着,诗人描述了牡丹的理想环境:"清泉翠幄非难办",意味着有清澈的泉水和翠绿的帐幕(可能是指茂密的树荫)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并不困难。最后,诗人用"绝色浓香别眼看"来赞美牡丹的出众美貌和浓郁香气,让人难以忽视其独特的风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表现了牡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又突出了其高雅的姿态和迷人之处,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赏。
初寒思小饮,名酒忽堕前。
素罂手自倾,色若秋涧泉。
浩歌复起舞,与影俱翩仙。
一笑遗宇宙,未觉异少年。
诗人不闻道,苦叹岁月迁。
岂知汝南市,自有壶中天。
河洛久未复,铜驼棘森然。
秋风归去来,虚老玉井莲。
行年过八十,形悴神则旺。
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沧波浩无津,天遣遂微尚。
剡溪挂风帆,渔浦理烟榜。
奇云出深谷,新月生叠嶂。
兴怀晋诸贤,谁能续遗唱。
明日当北征,竟夕起复眠。
悲虫号我傍,青灯照我前。
妇忧衣裳薄,纫线重敷绵。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
墩堠默可数,一念已酸然。
使忧能伤人,我得复长年。
同生天壤间,人谁无一廛。
伤哉独何辜,遑遑长可怜。
破屋不得住,风雨走道边。
呼天得闻否,赋与何其偏。
昔烧大药青牛谷,磊落玉床收箭镞。
扶桑朝暾谨火候,仙掌秋露勤沐浴。
带间小瓢鬼神卫,异气如虹夜穿屋。
点成黄金弃山海,挥手人间一裘足。
明年服丹径仙去,洞庭月冷吹横玉。
相逢只恐惊倒君,毛发毵毵垂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