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

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

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

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

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ménjiānwàngqínshǐhuánglíng
táng / zhāngjiǔlíng

qínshǐqiúxiānshān
zhōngniánxiàosuǒ

léibēnzhēnguàiyún
qiánshǒumìngzhěxiāngzhuīzhú

rényuànshénshēnzōngsuì
bēngshītiānxiàlóngdòuhán

guówèixiàngjūntónghuáyuán
shǐjuéyóuchǔzhōngfénnǎiyīn

shàngzǎiyángxiánzhōngāgǎnhuán
wénguòqínlùnzǎi怀huáikōngzhùzhóu

注释
求仙:寻求长生不老、成仙之道。
骊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所在地。
何遽卜:为何如此匆忙地选择、占卜此地作为修仙之所。
中年:指秦始皇在位中期或个人生命中的中年阶段。
无效:指求仙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即未得长生。
兹地:指骊山,即秦始皇陵所在地。
所宜复:是否应该再次在此地进行修仙活动。
徒役:指从事劳役的百姓,这里特指修建骊山陵墓的工人。
如雷奔:形容劳动人民工作时的紧张忙碌,如同雷电般快速奔走。
珍怪:珍贵奇特的物品,包括珠宝、奇石等。
云蓄:大量搜集、储存。
黔首: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因其多戴黑色头巾而得名。
无寄命:生活无保障,生命无所依托。
赭衣:古代囚犯所穿的红色囚服。
相追逐:互相追赶,暗示社会秩序混乱,罪犯横行。
身死:指秦始皇驾崩。
宗遂覆:宗庙祭祀体系崩溃,象征秦朝统治的终结。
土崩:比喻政权崩溃,犹如土石崩塌。
失天下:丧失对全国的统治权。
龙斗:比喻激烈的军事冲突,这里指反秦起义军与秦军的战斗。
入函谷:指起义军攻入函谷关,逼近秦都咸阳。
国为项籍屠:国家(秦朝)遭到项羽(字项籍)领导的军队屠杀。
君同华元戮:君王(秦王子婴)与华元(春秋时期宋国大夫,这里可能借指秦朝官员)一同被杀戮。
始掘:指秦始皇陵的最初挖掘。
由楚:由楚人进行,可能指项羽率军掘秦陵。
终焚:最终遭遇火灾,陵墓被焚烧。
因牧:因牧童失火导致,传说项羽军中一牧童引燃了秦陵附近草木,进而引发大火。
上宰:古代高级官职,这里泛指朝廷重臣。
议扬贤:讨论推崇先贤,反思历史教训。
中阿:中庸之道与阿谀之风,这里代指朝廷中枢。
感桓速:感慨汉高祖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史称“汉高祖”)的迅速崛起与成功推翻秦朝。
过秦论:指贾谊的《过秦论》,论述秦朝兴亡的历史文章。
载怀:满怀,心里充满。
空杼轴:形容心中思绪万千,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来回穿梭(杼轴),但又无法形成完整的结论或答案。
翻译
秦始皇开始寻求长生不老之道,为何仓促在骊山选址
半生追求并无实效,此处是否适宜再度修仙
劳工如雷电般疾奔,珍贵奇物也纷纷被搜罗积聚
百姓无处寄托生命,身穿囚衣者彼此追逐
人间怨声载道,神灵也怒火中烧,最终秦始皇身亡,宗庙随之覆灭
江山土崩瓦解,叛军直逼函谷关
国家遭项羽血洗,君王与华元同遭杀戮
始皇帝陵的挖掘始于楚人,最终的焚烧却因牧童失火
上卿们议论推崇先贤,朝廷中枢感慨汉高祖的迅速崛起
一听《过秦论》,心中便涌起对秦朝兴衰的深深思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通过对秦始皇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始皇暴政和荒诞行为的批判与反思。全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慨。

首句“秦帝始求仙”揭示了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而“骊山何遽卜”则显示了他为了寻找长生不死之药而进行的一系列迷信活动。中间两句“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表明这些行为并未达到目的,只留下一片荒凉的遗址。

以下几句“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大规模动用民力修建陵墓和寻找仙药的情景,以及他对待士兵的残酷态度。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则是对秦始皇暴政的后果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的死亡导致了国家的倾覆和自然界的动荡。

最后,“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批判了秦始皇对各诸侯国进行残酷屠杀,以及他的陵墓最终被项羽等人破坏的历史事实。

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陵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权势、暴政和迷信行为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愍。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颐斋诗筒急递次韵奉酬

一日怀人三阅秋,白鸥飞去水悠悠。

江山磨尽古今事,风雨送来天地愁。

蜗喜自沿商隐壁,燕归错认仲宣楼。

笛声只在栏干曲,须向西邻高处求。

(0)

寄沈迂叟

雁飞不到瘴江边,别去而今又一年。

放下客愁非为酒,抬高诗价莫论钱。

从来富贵皆尤物,休把行藏问老天。

世味料君如嚼蜡,白云堆里且安眠。

(0)

送罗去华

江湖如许阔,无地著诗流。

难觅青精饭,空回明月舟。

分甘贫国士,莫谒富民侯。

随处风波恶,无鱼可上钩。

(0)

严子陵钓台

聘币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

当时若使无新室,此地安知有钓台。

鱼水相忘身外乐,羊裘曾卧禁中来。

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

(0)

次烟浦即事韵

吟帆归路远,花雨落纷纷。

鹭过山加点,鸥飞水破纹。

淡烟依古树,残照下空坟。

未见巫阳面,高塘韵漫分。

(0)

寄意三绝·其一

燕楼犹在月明中,还却明珠泪掩红。

青鸟不来云路隔,碧桃无复旧春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