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币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
当时若使无新室,此地安知有钓台。
鱼水相忘身外乐,羊裘曾卧禁中来。
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
聘币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
当时若使无新室,此地安知有钓台。
鱼水相忘身外乐,羊裘曾卧禁中来。
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严子陵钓台》,主要通过对严子陵隐居不仕的故事进行吟咏,表达了对这位古代高士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聘币凡三到水涯”描绘了朝廷多次礼聘严子陵的情景,显示出其声名之显赫;“东都莫是欠人才”则暗示如果严子陵出仕,东都可能不会显得人才匮乏。
“当时若使无新室”中的“新室”暗指王莽篡位,严子陵因此拒绝入仕,此处强调了他的选择与历史转折的关系。“此地安知有钓台”进一步强调了严子陵的隐逸生活对当地文化的影响,钓台因而成为他的象征。
“鱼水相忘身外乐”借用“鱼水”比喻君臣关系,表达严子陵超脱世俗,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羊裘曾卧禁中来”提及严子陵曾短暂入京,穿着羊皮裘,表现出他不慕荣华的品格。
最后两句“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以桐江的清澈比喻严子陵的高尚节操,即使岁月流转,他的高风亮节依然如昔,无法被挽留,表达了对严子陵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长河中这种高尚人格的赞美。
子美曼卿流,远携书剑游。
惜攀丹桂晚,勇赴白檀秋。
尚喜前筹壮,聊纾左衽忧。
时危奇士夭,无泪可供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