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年三十,声名满四夷。
奇哉何物媪,生此丈夫儿。
墓竟同孙窆,家犹有妇持。
向来称寿地,忍听鼓箫悲。
奉使年三十,声名满四夷。
奇哉何物媪,生此丈夫儿。
墓竟同孙窆,家犹有妇持。
向来称寿地,忍听鼓箫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奉使的丈夫逝世后,他的家人所遭受的情感波折和现实困境。诗中的“三十”指的是丈夫年纪尚轻,却已声名远播,反映了他的才华横溢与生命的宝贵。"奇哉何物媪"表达了一种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逝者生前英勇形象的怀念。
“墓竟同孙窆”一句,通过对比墓地与孙枝(即后代子孙)的短暂性,强调了生命的有限和无常。"家犹有妇持"则揭示了家庭在丈夫去世后的困境,妻子们如何坚守家园。
最后两句“向来称寿地,忍听鼓箫悲”则描绘了一种对比,原本被誉为长寿之地,却不得不聆听到丧失亲人的悲痛。这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家人现状的同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复杂,通过对逝者生前与死后的对比,以及家人在他离世后的处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死亡以及家庭责任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