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诗人漫步于玉泉之畔,至翠微宫,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玉泉西去翠微宫”,以“玉泉”和“翠微宫”点明地点,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碧瓦丹楼极望中”一句,通过“碧瓦”与“丹楼”的鲜明对比,展现出建筑的华美与壮观。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两句,描绘了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文人墨客题名留念的情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其中,“三市”和“五陵”分别指代繁华的市场和皇家陵墓,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繁荣与文化底蕴。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金茎象征着仙界的美好,与“仙人露”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银汉秋高少女风”则以银河的广阔与秋季的凉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和平盛世的感慨。其中,“阊阖”是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朝廷或国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秋时节的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饥麟不落毛,士生常百忧。
何人金为埒,振客不待求。
之子磊磈胸,贮书不贮愁。
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方耐冷侵骨,未暇吟掉头。
目前帡幪托,急于温饱谋。
诗来愬穷状,读想寒飕飕。
我亦寄别巢,其拙真病鸠。
每惭乌所瞻,更羡莺出幽。
君看沉沉者,生不谭轲丘。
可食忘嗟来,至宝忌暗投。
天地吾蘧庐,此理君信不。
为亲傥可屈,三返无宜休。
去年客京华,酷暑不可度。
时为冷泉登,税驾脱巾屦。
风外杂佩鸣,松根一窦注。
可闻不可挹,已足荡袢暑。
朅来黄埃中,梦绕湖西路。
宁知虎头侧,碧溜依绀宇。
琤淙响琴筑,喷噀起霏雾。
馀润碧苔滋,照影红葵嫭。
凉气濯毛骨,寒声到樽俎。
况陪持斧翁,觞咏浣尘虑。
坐著锦囊生,歌烦桃叶女。
向来湖西亭,听泉渠须数。
逼人洒清寒,如翁玉雪句。
更唤泉间龙,为霖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