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其一》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入脩门两鬓丝,延和累疏竭忠规。

立朝颇慕汲生戆,谋国不知晁氏危。

老去故人能有几,古来君子例无时。

传闻近事堪悲慨,说向重泉亦皱眉。

(0)
翻译
再次踏入修门已两鬓斑白,频繁上疏朝廷尽显忠诚之心。
在朝堂上我崇尚汲黯的直率,却未察觉晁错谋略中的隐患。
年老后旧友寥寥无几,自古以来君子处境艰难无常。
近来的传闻令人悲愤,即使向九泉之下的故人述说,也会让他们皱眉。
注释
重入脩门:再次踏入修门。
两鬓丝:两鬓斑白。
延和:朝廷。
累疏:频繁上疏。
竭忠规:尽显忠诚之心。
立朝:在朝堂上。
慕:崇尚。
汲生戆:汲黯的直率。
谋国:谋划国家大事。
晁氏危:晁错的隐患。
老去:年老。
故人:旧友。
例无时:处境艰难无常。
传闻:传闻。
近事:近来的事件。
堪悲慨:令人悲愤。
重泉:九泉之下。
皱眉:眉头紧锁。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故人和忧国忧民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重返某个地方,看到两鬓斑白,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忠诚的象征,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立朝颇慕汲生戆"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为国为民操劳的人物的怀念之情。"谋国不知晁氏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当前国家局势和人物的担忧,没有像古代晁错那样能够洞察时事危机。

"老去故人能有几,古来君子例无时"两句,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能够共享记忆的旧友越来越少,而历史上的君子们总是超越时间的限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最后两句"传闻近事堪悲慨,说向重泉亦皱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最近发生的一些令人悲哀的事情感到不满和忧虑,即便是在深山中也难以避免听到这些消息而蹙额。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听弦者

忽听指下语铮铮,似背残灯对月明。

夜半十年心上事,沾裳争奈子弦声。

(0)

游仙诗

曾记逍遥绛阙东,吹笙缑岭小桃红。

钗留内苑俄成燕,帛挂枯枝尽作龙。

大地云根风角动,灵河查影月轮中。

葛陂拾得青琼杖,骑向方壶揽太空。

(0)

寄曹玄渚

与尔别来音信稀,临风常自动瞻依。

寒云幽壑群龙卧,斜日沧江独鸟飞。

皂盖屡淹鸣玉渡,白蘋应满钓鱼矶。

何时更鼓湖东棹,两两波心泛月归。

(0)

闻王伯安靖江西

当年谈道薄鹅湖,此日挥戈靖国魔。

夜静灯前看宝剑,先生应悔杀人多。

(0)

赠北郭山人

君不见剑南赵昌以画鸣,又不见河内牛戬善写生。

古人一艺名不灭,君亦能之尽奇绝。

焚香静看匣中图,神妙真堪胜前哲。

(0)

真境

真境静而淡,得来吾已翁。

百年鸟忽度,万事花终空。

好梦宦途上,达人杯酒中。

白鸥先自得,睡熟钓丝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