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字交流的深厚感情以及个人才华与时代背景的对比。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才能感到自豪,同时也强调了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不同于他人。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这里提到了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以及共同经历的时光,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深情。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勤奋以及与友人的频繁交流,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传递着思想和感情。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这两句谈论了诗歌的风格演变,从长庆年间的古典风格转向元和时期的创新,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发展趋势的洞察。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这里提到了几位才华横溢但未能留名青史的女性文人,或许是对历史上那些未被充分记载的女性文学贡献的一种怀念和肯定。
“琴书何必求王粲, 与女犹胜与外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能的自信,即便是不求助于他人的指导,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既有深厚的情谊,又有对文学创新和传统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感和历史意识,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