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0)
注释
海内:指全国各地。
声华:名声,声誉。
箧:小箱子,这里指书箱。
无伦:无比,无人能比。
封章草:奏章的草稿。
献纳臣:负责向皇帝进献意见的官员。
走笔:快速写字,形容文思敏捷。
丝纶:古代帝王诏书中的词语,这里指重要的文书。
长庆:唐穆宗年号,此处指那个时期的风格。
元和:唐宪宗年号,此处指那个时期的风格。
文姬:蔡文姬,东汉末年的才女。
稚齿:年幼,未成年。
通子: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具体不详,用于比喻后继者。
王粲: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与女:与女子相处。
外人:外姓之人,非亲非故的人。
翻译
海内的声誉和才华都集于一身,书箱中的文章无比卓越。
遥想你独自面对奏章起草,忽然想起我们曾一同担任献纳之职。
笔耕不辍,书卷满轴,官职更替间你常执掌重要文书。
你的制诰风格源自长庆,辞藻古雅,诗歌到了元和时期风格也有了新的变化。
我们各自都有像蔡文姬那样早慧的才女,但都没有通子来继承我们的遗志。
何必去寻求像王粲那样的才子,与女子相处还是胜过与外人交往。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字交流的深厚感情以及个人才华与时代背景的对比。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才能感到自豪,同时也强调了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不同于他人。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这里提到了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以及共同经历的时光,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深情。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勤奋以及与友人的频繁交流,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传递着思想和感情。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这两句谈论了诗歌的风格演变,从长庆年间的古典风格转向元和时期的创新,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发展趋势的洞察。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这里提到了几位才华横溢但未能留名青史的女性文人,或许是对历史上那些未被充分记载的女性文学贡献的一种怀念和肯定。

“琴书何必求王粲, 与女犹胜与外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能的自信,即便是不求助于他人的指导,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既有深厚的情谊,又有对文学创新和传统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代感和历史意识,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众乐亭·其二

平芜十顷绿含烟,胜事兴衰已百年。

岛榭漫随民意乐,溪山应喜主人贤。

点妆野趣滩边鹭,彷佛妖容水上莲。

日日流风转谣俗,棹歌长在钓鱼船。

(0)

醉起仙

佩环声动出金华,凤引鸾随入绛霞。

行到瑶台云路狭,侧身趋避玉妃车。

(0)

望淮亭和君锡并简敦复·其二

烟波何处是汀洲,白鸟归来且下楼。

木落更随寒雨尽,山空仍带夕阳愁。

诗筒去是兰亭事,客棹来非剡水游。

我问两人同榜彦,仕方行义若为羞。

(0)

宿山馆·其七

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

(0)

寄朱广微

两官本是好吟翁,云出山来鹤入笼。

记得僧轩閒坐否,无人到处水边鸿。

(0)

和吕秘校·其四

能建功名是俊豪,区区时辈乃儿曹。

班超投笔宁无志,樊哙横行谢见褒。

兵法每羞孙膑诈,将才惟爱武侯高。

他年不负东平约,待假偏师入不毛。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