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十》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十》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每诧儒绅见有边,得诗深喜已窥全。

明幽合贯方成世,费隐都融可论天。

进学还须独有得,殢人每以故相传。

元公试向询无极,不语只消抺去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对学问深入理解的喜悦与追求,以及对学问传授方式的独特见解。

首句“每诧儒绅见有边”,点出学问的边界感,让人在惊叹之余,也意识到学问的广阔与深邃。接着,“得诗深喜已窥全”一句,表达了通过诗歌获得知识后的喜悦,仿佛已经掌握了整个学问体系的核心。

“明幽合贯方成世,费隐都融可论天”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学问的全面性和深度,强调了明了与隐晦之间的融合贯通,以及对天地万物的理解。这里运用了“明”与“幽”、“费”与“隐”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学问探索的过程和境界。

“进学还须独有得,殢人每以故相传”则揭示了学习与传承的关系。前半句强调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后半句则指出传统知识的传承方式。这两句话既肯定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强调了知识传承的必要性。

最后,“元公试向询无极,不语只消抺去圈”以元公为例,说明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超越常规思维,甚至可能需要放弃已有的认知框架。这里的“无极”象征着无限的真理或未知领域,而“抺去圈”则意味着打破固有观念,寻求新的理解和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问探索、理解、传承和超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深刻感悟和对学术精神的追求。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五.袁御史凯.白燕

乌衣莫与怨斜阳,雪色新裁素练裳。

隋苑柳疏长带月,河阳花满不惊霜。

琼窗瞥眼窥银字,玉镜偷临斗靓妆。

似妒蘋花秋色好,不留清影照寒塘。

(0)

后雁字十九首·其十二

素宇无留墨,平沙印别痕。

暗书还自省,未到意先吞。

映雪功弥苦,依天道已尊。

八纮开义海,潇洒动乾坤。

(0)

前雁字诗十九首·其一

缕缕渐深深,当天一片心。

书云占朔色,縆瑟谱商音。

尺帛无劳系,南楼未易寻。

暝烟生极浦,长夜付浮沈。

(0)

洞庭秋三十首·其五

乾坤倦游行将归,损山容益水光肥。

片云帆侧不能影,木叶天际知己飞。

游子去妻百交感,战伐渔樵双息机。

驱除姝暖返肃爽,禁愁为惜素心违。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九十六全开梅

晨探莫惮冻云天,一日风光尽一年。

暂喜真珠抛十斛,悬愁银甲搯苔钱。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七十八蔬圃梅

挑荠正美芥回青,脆甲中含碎玉零。

缓火夜烹风味别,孤芳生齿酒初醒。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