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寄山巅,屹屹与云齐。
登临览昭旷,感慨发悲悽。
西顾隆中庐,北睨汉阴畦。
愿言脱樊笼,超然此幽栖。
楼台寄山巅,屹屹与云齐。
登临览昭旷,感慨发悲悽。
西顾隆中庐,北睨汉阴畦。
愿言脱樊笼,超然此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站在谷隐寺的楼台之上,眺望四周景色时的内心感受。首句“楼台寄山巅,屹屹与云齐”以雄伟的景象开篇,楼台矗立在山巅,与白云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登临览昭旷,感慨发悲悽”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后的感受,既有对广阔天地的赞叹,也有内心的感慨和悲伤。
“西顾隆中庐,北睨汉阴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地理环境,向西可以看见隆中的茅庐,向北则能看到汉水边的田地,这些自然景观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过往岁月的联想。最后,“愿言脱樊笼,超然此幽栖”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希望能在这样的宁静之地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
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刑。
屡作退飞鹢,羞看乾死萤。
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
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
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
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苍苔高眹室,古柏文翁庭。
初闻编简香,稍觉锋镝腥。
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
呜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
吾侪便归老,亦足慰馀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