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
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刑。
屡作退飞鹢,羞看乾死萤。
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
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
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
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苍苔高眹室,古柏文翁庭。
初闻编简香,稍觉锋镝腥。
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
呜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
吾侪便归老,亦足慰馀龄。
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
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刑。
屡作退飞鹢,羞看乾死萤。
一落戎马间,五见霜叶零。
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
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
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苍苔高眹室,古柏文翁庭。
初闻编简香,稍觉锋镝腥。
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
呜呼应嶰律,飞舞集虞廷。
吾侪便归老,亦足慰馀龄。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感慨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开篇“别君二十载,坐失两鬓青”,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来感叹年华易逝,友情难得。此处“二十载”不仅是对时光消逝的一种量化,也强调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随后的“吾道虽艰难,斯文终典刑”,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坚持,即使面临困境也不会放弃。
中间部分“屡作退飞鹢,羞看乾死萤”等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生命的消长来抒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自比为“退飞鹢”,表达了自己在世俗纷争中的孤独与无奈;而“羞看乾死萤”则透露出对于那些已经枯萎、失去光彩事物的同情和反思。
下片“夜谈空说剑,春梦犹横经”,通过对夜间谈论和春日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精神追求。随后的“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则是对学术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期待,表达了希望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以此来激励后进。
结尾部分“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苍苔高眹室,古柏文翁庭”等句,则是对友人归隐之地的美好想象,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向往。这其中,“岷峨有雏凤,梧竹养修翎”更是用典故表达了对朋友才华横溢、德行高尚的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消长以及学术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精神信念。
恣逍遥豁畅,乃容膝小金山。
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真圣临坛。
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
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
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
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
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
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
风高露冷,又报重阳候。过雨群山倍明秀。
正披岩、红叶接径黄花,堆锦绣,袅袅清香依旧。
凝神望久。思入无何有。回首溪边听长溜。
念人生如梦,世事无涯,空汨没、争似吾家拂袖。
据盘石、容膝坐忘机,看天末飘飘,断云归岫。
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
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
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
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
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
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
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
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