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
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
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
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
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临江仙·晚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傍晚景象。首句“向晚嫩凉生户牖”,通过“向晚”和“嫩凉”传达出傍晚时分微凉的气息透过窗户渗透进屋内的感觉,营造了秋日傍晚的氛围。
“松岩独坐榰颐”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松岩之上,倚着岩石沉思的场景,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凭高一望彻天涯”则写出诗人登高远眺,视野开阔,心胸豁达,能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天际。
接下来,“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两句,通过“孤城”与“远浦”的对比,以及“惨”字渲染出孤寂落寞之感,同时描绘出一片归舟入港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下片“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进一步描绘天空的广阔与清澈,云彩悠然静止,如同水面不泛一丝涟漪,展现出宁静祥和的意境。
最后两句“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以明亮的月光为线索,将视线引向天空,月光如法界般包容万物,又仿佛能照耀到神秘的瑶池,寓意着宇宙的宏大与神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法则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