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

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0)
注释
南屏:地名,可能指一处有金鲫鱼的地方。
金鲫鱼:一种观赏鱼类,可能有特殊的文化或情感价值。
拊槛:抚摸栏杆,表达亲近或怀念之情。
旧社:指过去的团体或社交圈子。
心印:比喻内心深处的理解或共鸣。
芜漫:杂乱荒废。
丰岁:丰收的年景。
寂寞:形容孤独或被遗忘。
高常侍:可能指地位较高的官员。
孟诸:可能是诗人怀念的人或地方。
翻译
我曾经认识南屏山下的金鲫鱼,再次来到这里抚栏享受斋后的闲暇。
在旧日的社团中找到了那份内心的共鸣,仿佛找回了前世寻找的手迹。
湖中的葑草已经长久地杂乱无章,人们经历丰收之年仍显得稀疏。
又有谁能理解这孤独的高官,年老时怀念起那些狂放的歌唱和孟诸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是诗人在重游西湖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情景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感慨。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 这两句通过对“金鲫鱼”的再次认知,表明诗人对西湖的熟悉,同时“拊槛”和“散斋馀”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态。

"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这两句中,“旧社”可能指的是某种聚会或是特定的场所,“得心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记忆,而“似省前生觅手书”则是说这些经历就像是在翻阅往昔的手稿一样,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这两句描绘了西湖上的荒废与时光流逝的情景,“葑合”指的是水草丛生,“平湖”则是对西湖的称呼,“久芜漫”表达了一种时间长久而景象改变的情况,而“人经丰岁尚凋疏”则是说尽管年华流逝,人们仍旧来此游历,但已不如往日热闹。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这两句中,“高常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寂寞”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情感,而“老去狂歌忆孟诸”则是说诗人在年事渐长之际,通过唱歌来怀念古代的贤者,如孟子。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孤寂状态的慨叹。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四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惟有羁愁消不得,登临清泪落如倾。

(0)

东池

东池久不到,摇落过秋中。

万竹萧萧雨,孤荷袅袅风。

遣秋诗酒在,久客岁时穷。

唯有思乡梦,长随洛水东。

(0)

嘉禾百咏·其九十二严忌墓

有子如君少,终缘叛国亡。

冢前无后嗣,切勿怨张汤。

(0)

更漏子·其一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

劝人深酒杯。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

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0)

宫词·其九十四

雪罢严寒殆不禁,紫宸朝退禁门深。

君恩委曲人知否,数盏香醪抵百金。

(0)

千秋岁.寿

相门出相,和气浓春酿。传家冠佩云台上。

庞眉扶寿杖。绿发披仙氅。星两两。

泰阶已应升平象。玉砌兰芽长。定向东风赏。

添彩袖,褰罗幌。丝簧俱妙手,珠翠争宫样。江海量。

年年醉里翻新唱。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