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一屋翠如流,诗态当前引静搜。
却讶岩房非姓戴,山阴何事每停舟。
奇峰一屋翠如流,诗态当前引静搜。
却讶岩房非姓戴,山阴何事每停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山水画卷。首句“奇峰一屋翠如流”,以“奇峰”与“翠”字,勾勒出山峦青翠欲滴的景象,仿佛那山峰上的绿色正如同流水一般绵延不绝,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态当前引静搜”,诗人将自己置于这自然美景之中,仿佛在寻找灵感,感受着诗的韵律与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的“静搜”不仅指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索。
后两句“却讶岩房非姓戴,山阴何事每停舟”,则通过对比和设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惊讶于岩房(可能是指隐居之所)并非属于姓戴的人,同时又疑惑于为何在山阴(山的北面,通常较为阴凉湿润)之处,船只总是会停下来。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是山间小屋还是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欣赏,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索,白衣苍狗。
六代风流归扺掌,舌下涛飞山走。
似易水、歌声听久。
试问于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芜城柳。
休暂住,谭天口。当年处仲东来后。
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
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
更谁是、嘉荣旧友。
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
今昔恨,一搔首。
渭上西风,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
翡翠迷离光映水,一片苔痕凄楚。
咸阳遗制,花天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
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
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
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
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
新涨碧于天,近清明,做弄横塘晴晓。
轻燕掠波圆,靴文细、一片曲尘谁扫。
鱼梭织影,跳珠只似荷钱小。
催雨东风寒又暖,绿遍长堤芳草。
漫漫别浦潆洄,惊画船箫鼓,鸥眠未了。
雁齿接红桥,渔庄远、何处鸣榔声到。断烟渺渺。
斜川如带平芜悄。
扑面杨花飞作阵,添入浮萍多少。
远天秋净,正西风粳稻,江乡初熟。
竟日帆移罾影外,卧柳村扉斜矗。
别浦潮回,平矶叶掩,篱落轻鸥宿。
薄寒吹上,春山澹澹凝绿。
眼前人丽如花,鱼多似米,船却高于屋。
鸡犬图书无恙在,生事此中粗足。
烟水携家,五湖双桨,旧约何年续。
客游良苦,倦听商女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