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上西风,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
翡翠迷离光映水,一片苔痕凄楚。
咸阳遗制,花天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
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
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
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
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
渭上西风,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
翡翠迷离光映水,一片苔痕凄楚。
咸阳遗制,花天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
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
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
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
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
此曲《八宝妆·咏未央宫铜奁》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未央宫铜奁的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
开篇以“渭上西风”起笔,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宁静氛围。接着,“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通过渔夫收网的场景,巧妙地引入了水边的景色,同时暗喻历史的变迁。翡翠般的光影在水中摇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凄美,而“一片苔痕凄楚”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咸阳遗制,花天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几句,将未央宫的辉煌与繁华与自然界的生机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然而,“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精美与辉煌逐渐消逝,只留下断续的记忆和隐约的痕迹。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描绘了未央宫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情景,湿磷象征着夜晚的幽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通过比喻,将未央宫与古代传说中的美丽女子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一句,将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铜驼陌上的黄昏雨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孤独与哀愁。而“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则以玉箱的流落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最终消失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未央宫铜奁的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