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当年亦甚英,远临绝域建三城。
岂知土木百年未,介弟居然摄北京。
明祖当年亦甚英,远临绝域建三城。
岂知土木百年未,介弟居然摄北京。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大宁城览古》系列中的一篇,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对古代帝王英明决策的赞叹与反思。
首句“明祖当年亦甚英”,开篇即赞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英明,暗示了后文将要讲述的历史背景。接着,“远临绝域建三城”描绘了朱元璋为了巩固边防,深入边疆建立三座重要城市的壮举,体现了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勇气。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岂知土木百年未,介弟居然摄北京”,则以一种讽刺或反思的口吻,指出尽管明朝初期在边疆建立了稳固的防御体系,但最终还是未能避免首都北京被攻陷的命运。这里“土木百年未”可能暗指明朝前期的繁荣与防御建设,“介弟居然摄北京”则预示着后来的衰败与首都的易手,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反差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既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功绩的肯定,也隐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乾隆作为一位多产的诗人和历史学家,通过这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和王朝兴衰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