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海上寇张弧,香老芝龙总未诛。
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
频年海上寇张弧,香老芝龙总未诛。
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二十八)》由清代诗人谢金銮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感慨,展现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颂扬。
首句“频年海上寇张弧”,描绘了多年间海上盗寇猖獗的情景,“张弧”在这里可能是指盗寇首领,形象地展示了盗寇势力之大,威胁之深。接着“香老芝龙总未诛”一句,提到两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郑经(字芝龙),他与海上盗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香老”则可能是对他的戏称或隐喻,暗示其难以清除的影响力。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盗寇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赞扬了一位名为“东宁太守”的官员,他不畏艰难,亲自出资,勇敢地对抗盗寇,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决心。这里的“伐萑苻”既是对盗寇的直接行动,也象征着对邪恶势力的彻底打击。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太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正义和秩序恢复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传达出对社会公正与个人勇气的赞美。
仁侯妙手作庐陵,民歌敏惠如神明。
歌声动天天降瑞,一夜幻出琼瑶城。
丽谯一新玉楼观,郡治别起银设厅。
晓上青原台上望,千门万户皆水晶。
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玑为英。
幕僚秉烛争入贺,老夫抱病独僵卧。
寄言贺客此未奇,来年玉粒滑流匙。
万艘真珠贡京师,老夫已草周颂丰年诗。
石湖仙人补天手,整顿乾坤屈伸肘。
尔来化作懒卧龙,簸弄珠玑漱琼玖。
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
岂无九虎守阊阖,北门半扉当朔风。
夜令云师敕风伯,鞭起卧龙湖底月。
湖水卷上天中央,却烦北门护风雪。
仙人驭风乘绿云,玉宸殿上朝帝真。
帝将北斗酌天酒,冰桃碧藕脯麒麟。
传呼玉蜍吸银浦,黟霜调冰浇月兔。
洒成羲画河洛书,白璧一双浮雨露。
石湖二字天上归,奎星壁宿落山扉。
昭回下饰吴花草,姑苏台前近太微。
诗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侬命如纸。
教人妒杀石湖仙,手揽星辰怀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