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
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
这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独特魅力的赞美。"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两句直接点出了牡丹在众多春日花卉中独占鳌头的美丽,既是对其他花朵的轻视,也是对牡丹无与伦比之美的肯定。
接着,"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牡丹花盛放时的壮丽景象。"紫锦香囊"形容牡丹花朵如同精致的紫色锦囊,散发出温暖而诱人的香气;"金屑"暗示了花瓣之细腻,如同金屑一般;"翠罗舞袖掌文寒"则描绘了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牡丹枝叶,宛如翩翩起舞的袖子,带着一丝清凉。
然而,诗人却感慨于无法找到足以形容这份美丽的词句,因此有"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之叹。"国色"意指最尊贵、最典型的颜色,而牡丹之美,甚至超越了这种最高赞誉;"天香"则形容其花香如同天降甘露,难以用语言捕捉。
最后,诗人提到家中有洛阳牡丹一千朵,并期盼三年后能回到这片梦寐以求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归属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