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龟峰》
《龟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明发大琛山,龟峰引颈来对面。

亭午过弋阳,龟峰缩头不相见。

绿毛蒙茸净如染,紫壳轮囷有斑点。

不知七十二钻神不神,桃花市里看最真。

(0)
注释
明发:清晨出发。
大琛山:地名。
龟峰:山峰形状像龟。
引颈:伸长脖子。
亭午:正午时分。
弋阳:地名。
缩头:缩回脖子。
不相见:不再显现。
绿毛:绿色苔藓。
蒙茸:茂盛的样子。
净如染:干净得像被染过。
紫壳:紫色的壳。
轮囷:弯曲的样子。
斑点:斑纹。
七十二钻:泛指珍奇的宝石。
神:神奇。
桃花市:桃花盛开的地方。
看最真:看起来最为真切。
翻译
清晨出发过大琛山,龟峰像伸长脖子来相迎。
正午时分经过弋阳,龟峰却像缩了头不再显现。
绿色的苔藓覆盖如精心染过,紫色的壳上斑点分布。
不知这七十二种宝石是否神奇,桃花盛开的地方它最为真实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的景象和心境,通过对比龟峰的不同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开篇“明发大琛山,龟峰引颈来对面”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龟峰仿佛有生命般地向诗人展示其雄姿。紧接着,“亭午过弋阳,龟峰缩头不相见”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下,龟峰又隐藏起来,不再与诗人相见。这两句通过对比龟峰的不同状态,表现了自然界的不断变化。

“绿毛蒙茸净如染,紫壳轮囷有斑点”中的“绿毛”和“紫壳”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岩石,形容其外观特征。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最后,“不知七十二钻神不神,桃花市里看最真”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这里的“七十二钻神”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某种信仰或修炼方法,而“桃花市里看最真”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在世间的美好景象中,才能寻找到最真实的美好。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世俗与宗教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也反映出他个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美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龟峰状态变化的描述,以及对自然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真实之美的一种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刘广文携酒饯行

先人馆下老门生,三十年来故旧情。

今日相逢头已白,殷勤载酒问归程。

(0)

春兴三首·其二

怀抱何由一洒然,劳生扰扰故相牵。

城南山色青如许,不到云林又几年。

(0)

留别诸友八首·其七

扁舟清晓渡汾河,露草风芦两岸多。

却望高城云雾尽,好山一带列青蛾。

(0)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二

断岸奔流万里风,疏林黄叶九秋中。

画阑干外斜阳暮,并作离愁一段浓。

(0)

清河晚晴

向夕起长风,秋云静天宇。

清波流月光,白露下寒渚。

榜人喜晴霁,理楫夜相语。

早发过钟吾,漫漫见徐土。

(0)

春暮新斋偕友人步入惠山憩秦氏园亭

初阳革故阴,同人撰心赏。

总辔涉原隰,谷风荐五两。

牵裾袭芳郁,伐木递遐响。

林叶渐蒙密,岩葩尽升长。

钩云屡回复,名园出苍莽。

旋从童稚入,复偕魔犊往。

岩气乍扫涤,石楼发清爽。

瞩远无近寻,临深有余想。

仁智乐在斯,意适忘归鞅。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