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归淝上》
《送人归淝上》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

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guīféishàng
táng / xún

cháochūnzhǎngshēncáiguòdōngguānjiànlín

dàonánláizǒngshuǐtíngshānèrniányín

注释
巢湖:湖名,位于中国安徽省。
春涨:春天湖水上涨。
喻:比喻。
溪深:溪流深邃。
东关:地名,可能指巢湖北部的某个关隘。
故林:旧有的树林,指熟悉的地方。
莫道:不要说。
南来:从南方来。
总无利:总是没有好处。
水亭:建在水边的亭子,供人休息或赏景。
山寺:山中的寺庙。
二年吟:已经在这里吟诗度过两年。
翻译
巢湖的春水上涨,如同比喻溪流深深,刚刚过了东关就又看到了熟悉的树林。
不要说从南方来总是没有好处,这两年我已在水亭山寺吟咏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巢湖春涨喻溪深"一句,直接勾勒出春日湖水泛滥、溪流变得深广的生动画面,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心境。紧接着的"才过东关见故林",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将眼前的景色与记忆中的情景相互映照,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莫道南来总无利"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活动,或许是在反驳那些认为他这次南来的旅程没有收获的人。这里的“利”字,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满足或是心灵上的触动,而非仅指物质层面。

最后两句"水亭山寺二年吟",则透露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段时间内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二年”表明了诗人的长期停留,他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春日湖水的涨落,溪流的变迁,故林的重逢,以及个人旅程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情感深度和精神层次。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谢薛总干惠茶盏

色变天星照,姿贞蜀土成。

视形全觉巨,到手却如轻。

盛水蟾轮漾,浇茶雪片倾。

价令金帛贱,声击水冰清。

拂拭忘衣袖,留藏有竹籯。

入经思陆羽,联句待弥明。

贪动丹僧见,从来相府荣。

感情当爱物,随坐更随行。

(0)

题何仙姑旧居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题句君应识,君诗亦自清。

(0)

宿翁卷书斋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

邻竹种成高碍月,井泉汲少近生苔。

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

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0)

题李半村晒蓑台

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鹤巢边多水禽。

不见蓑衣台上晒,来人自起钓鱼心。

(0)

酬云间僧见寄

一从湖上别,无处问相知。

几夜频驰梦,今朝忽寄诗。

山昏云过湿,院静鹤归迟。

此去秋风近,应须动客思。

(0)

送僧之毗陵

无意坐林丛,云飞天四空。

禅心包影外,客梦橹声中。

胜负机何密,穷通算尽工。

此行应不错,知遇有诗翁。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