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云间僧见寄》
《酬云间僧见寄》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从湖上别,无处问相知。

几夜频驰梦,今朝忽寄诗。

山昏云过湿,院静鹤归迟。

此去秋风近,应须动客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yúnjiānsēngjiàn
sòng / sūn

cóngshàngbiéchùwènxiāngzhī

pínchímèngjīncháoshī

shānhūnyúnguò湿shīyuànjìngguīchí

qiūfēngjìnyìngdòng

注释
湖上:指湖边。
相知:知己朋友。
频驰梦:频繁地在梦中出现。
忽寄诗:忽然寄来诗信。
山昏:天色昏暗。
云过湿:云雾带来湿润。
鹤归迟:白鹤归巢时间推迟。
秋风近:秋天的凉风临近。
动客思:触动旅人的思乡之情。
翻译
自从在湖边分别后,再无处去寻找知己。
几个夜晚频繁地在梦中相见,今天早晨忽然收到你的诗信。
山色昏暗,云雾湿润,显得庭院格外宁静,白鹤归巢也显得迟缓。
此去接近秋天的凉风,应该会触动旅人的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宋诗《酬云间僧见寄》是徐集孙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感交流。首句“一从湖上别”,描绘了诗人与僧人曾在湖边分别的场景,暗示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无处问相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因为失去了日常的交往,不知何处能再寻觅到知己。

“几夜频驰梦”写诗人夜晚频繁地在梦中与友人相见,显示出对友情的执着和思念之深。而“今朝忽寄诗”则揭示了友人通过书信传递情感,这封诗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喜,也带来了片刻的安慰。

“山昏云过湿”描绘了一幅阴沉湿润的自然景象,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情,也可能是友人所在环境的写照。而“院静鹤归迟”则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鹤的迟归暗示了友人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此去秋风近,应须动客思”,诗人想象友人身处秋风之中,秋风常引发离别和思乡之情,因此诗人推测友人此刻定会因秋风而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莫氏土司衙门门廊联

守斯土,莅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

辟其疆,利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王封。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天保纪恩,元老答君惟戬榖;

地官宅揆,苍生属望待宣麻。

(0)

挽张之洞联

廉介似于清端,博雅如阮文达,综卅载外交内治,实与曾胡齐肩,际兹时局阽危,那禁擎天梁木坏;

存古作輶轩语,知新著劝学篇,挽末流锢习颓风,尤赖江楚奏议,方幸光明渐启,讵料蓦地大星沉。

(0)

挽六叔吴煌昌联

北辙甫言旋,才膺谒选,遽赴修文,叹从今辩难执经,向何处竹林问字;

西河深抱痛,年过商瞿,悲同伯道,幸有孙承祧继体,佑后人椒衍盈升。

(0)

50自寿联

商瞿有五丈夫子,我只一焉,颇惜一夔犹未足;

邓禹以廿四封侯,今且老矣,未知老骥竟何心。

(0)

袖海楼联

四面清风三面水;二分明月一分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