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0)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
夭桃:早春盛开的桃花。
刘郎:借指诗人自己,可能有失落或怀念之意。
泛洧:泛舟洧水,比喻随意的行为。
幽佩:香囊,古代女子佩戴的装饰品。
沉湘:湘江,这里代指逝去的人或事。
鹤林神女:神话中的仙子,可能象征着理想或远方。
帝乡: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上苑中的桃花独自开放,刘郎离去后还能盛开几次呢。
不再像年轻时追求新的欣赏,悠闲地面对宫中花朵,品味旧日的芬芳。
想赠送佳人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精心挑选,如同缝制香囊以凭吊湘水之下的沉吟。
鹤林的神女没有音讯,我想问问她何时能返回天宫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瑞香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首句“上苑夭桃自作行”以夭桃比喻瑞香之盛,但夭桃(早熟而又短命的桃子)暗示了美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刘郎去后几回芳”则是说刘郎(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理想中的情人)离开后,瑞香仍旧一年一度地盛开,但这份繁华显然与刘郎的离去形成了对比。

第三、四句“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表达了诗人自少年时起就追寻新奇事物,同时在闲暇时光中面对着宫中的花朵,感受那些熟悉的香气。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

下片“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的瑞香送给心中所爱之人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却不易实现(非泛洧),而是希望通过那些隐秘的饰物来纪念那深邃的湘江。这里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传承和分享的渴望。

最后两句“鹤林神女无消息, 为问何年返帝乡”则是在询问鹤林神女(传说中的一位仙女)的下落,她何时能够回到天界。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归于仙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瑞香花这一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渴望永恒的复杂情感,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越凡尘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冲天楼

人生行乐是便宜,惯入深林细品题。

有石两行如壁立,登楼一望觉天低。

亭前秋意惊松露,山外湖光拍柳堤。

此景欲吟吟不尽,夜深分付野猿啼。

(0)

平江承天寺

古刹号承天,规模阔万间。

寺中重有寺,山外更无山。

供佛香犹在,寻僧客亦闲。

渡淮难久驻,此去别阊关。

(0)

元友山

清梦绕骚坛,相逢一笑间。

江湖无此友,声价重于山。

吟就髭犹撚,文穷鬓欲斑。

移家离城市,世事不相关。

(0)

浮碇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0)

小孤山

滟滪拓瞿塘,二孤障澜蠡。

大哉神禹功,天地相终始。

(0)

夜半微雨湿,凌晨春草长。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