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燮理顺阴阳,偶为登高一感伤。
多稼盈畴怜就槁,三农终岁叹徒忙。
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
老得兹游良亦幸,浮生丰约底须量。
谁能燮理顺阴阳,偶为登高一感伤。
多稼盈畴怜就槁,三农终岁叹徒忙。
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
老得兹游良亦幸,浮生丰约底须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登高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谁能燮理顺阴阳”,表达了对调和自然秩序的深思,引出后文对农事与生活的反思。诗人感叹“偶为登高一感伤”,在登高望远之际,内心涌起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接着,诗人以“多稼盈畴怜就槁”描绘了丰收与凋零并存的景象,既赞美了大地的丰饶,也流露出对自然更迭的感慨。紧接着,“三农终岁叹徒忙”则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却难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中“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两句,展现了诗人借酒抒怀的情景,通过饮酒来寄托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内心情感的释放。最后,“老得兹游良亦幸,浮生丰约底须量”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知足与豁达,认为无论生活是丰富还是简朴,都应珍惜眼前,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智慧。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沈,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閒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皇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环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卓荦皆娟好。
愿移网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