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泊湘江》
《晚泊湘江》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xiāngjiāng
táng / sòngzhīwèn

lǐnghuángsānxiāngqiáocuìyán
kuàngqiūbiǎojiànhéngshān

zhúpéngnánzhuǎnxīnyànběihái
wéiwàngxiānglèigèngrǎnzhúchéngb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雨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两句,通过重复使用“恓惶”、“憔悴”等字眼,形象地表达了旅人的落寞与哀愁之情。诗人以“五岭”指代南方的险峻山脉,以“三湘”暗示自己所处的湖南地区,这种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增添了一份遥远的乡愁。

接下来的“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一句,将季节与景物结合起来。秋天的细雨不仅加深了旅人的凄凉之感,而且因雨而使得以目及衡山,这种视觉上的突破,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共鸣。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身处南方的旅途中,诗人却将心思留在北方的故乡,这种身体与心灵的分离,更显出对家乡的深沉思念。

最后,“唯馀望乡泪, 更染竹成斑”一句,以泪水比喻诗人的乡愁,将其渲染于竹叶之上,不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也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自然美。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地理指涉,构建出一幅旅途中怀乡图景,其情真意切,令人读之仿佛能感同身受。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叹老

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网鱼。

委命已悲吾道丧,垂名真负此心初。

齿残仅可决濡肉,眼涩知难读细书。

家事岂容关老子,儿曹努力事耕锄。

(0)

北园篱外放步

北园西出路逶迤,荆作门扉枳缚篱。

锄麦正忙人满野,营巢未定鹊争枝。

招呼父老尝新酿,约束儿童筑坏陂。

遇兴闲行便终日,隔溪绩火已参差。

(0)

书适

架竹苫茅屋数椽,推开窗户即江天。

微饥未遽愁长日,小疾何妨度厄年。

孤鹤入秋偏警露,断山欲雨自生烟。

囊中妙法君知否,买断清闲不用钱。

(0)

上元二首·其二

病起衰颜非昔红,偷闲聊与少年同。

一规寒玉挂楼角,千点华星来坐中。

久戍遗民虽困弊,承平旧镇尚繁雄。

归时瘦马崔嵬影,定有游人笑此翁。

(0)

霜夜三首·其二

黄甘磊落围三寸,赤蟹轮囷可一斤。

更唤东阳曲道士,与君霜夜策奇勋。

(0)

醉书

天公赋与五湖秋,风月云烟处处留。

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三日却堪忧。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