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年年,声声只唤春归去。春归何处。
且把帘垂住。帘捲东风,春竟穿帘去。留难住。
放春归去。来岁春来处。
杜宇年年,声声只唤春归去。春归何处。
且把帘垂住。帘捲东风,春竟穿帘去。留难住。
放春归去。来岁春来处。
这首清代词人董元恺的《点绛唇·其一》春归,以杜鹃鸟唤春的意象起笔,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留恋。"杜宇年年,声声只唤春归去",形象地描绘了杜鹃鸟每年如是地啼叫,似乎在催促春天离去,富有生动的自然意象。
"春归何处"一句,诗人发出疑问,流露出对春光消逝的困惑和惋惜。接着,他选择"且把帘垂住",试图通过关闭帘幕来阻拦春天的脚步,显示出对留住春光的渴望。
"帘捲东风,春竟穿帘去",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顽皮与不可捉摸,即使帘幕卷起,春风依然穿透而来,带走春色。诗人面对这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只能无奈地说出"留难住。放春归去",接受了春去的现实。
最后,诗人以一种释然的态度作结:"来岁春来处",虽然春天离去,但诗人期待着来年的春天依然会如期而至,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姮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
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
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
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