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到虎丘》
《再到虎丘》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过溪桥又两年,偶随筇竹访幽禅。

有缘再踏云岩路,无处重寻石井泉。

拟辍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

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dàoqiū
sòng / fànchéng

guòqiáoyòuliǎngniánǒusuíqióngzhú访fǎngyōuchán

yǒuyuánzàiyúnyánchùzhòngxúnshíjǐngquán

chuòbànshānfēnzuòzhùxiānjuānzhěnjièchuángmián

juéláibǎochīhóngliánfànzhèngshìtángdōngdàoshútiān

注释
溪桥:小溪上的桥。
筇竹:一种竹子,常用于登山杖。
幽禅:幽深的禅寺或禅修。
云岩路:指某个有云雾缭绕的山岩的道路。
石井泉:过去曾去过的泉水。
辍:停止。
半山:半山腰。
枕:枕头。
红莲饭:以红莲为食材做的饭。
塘东:池塘东边。
稻熟:稻谷成熟。
翻译
已经过去了溪桥边的两个年头,我偶尔跟随竹杖去探寻幽静的禅寺。
如果有缘,我还能踏上云岩那条路,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石井泉水。
我计划在半山腰找个地方定居,先带一个枕头找张床休息。
醒来后享用一顿红莲做成的米饭,恰好是稻田在塘东丰收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再到虎丘》,表达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游历虎丘山的感慨和体验。首句“不过溪桥又两年”写出了诗人久别重来的时光流转,流露出对旧地重游的期待与感慨。次句“偶随筇竹访幽禅”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寻访山中禅寺的宁静画面,体现了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有缘再踏云岩路”,“云岩路”可能指的是虎丘山中的山路,诗人强调这次重游是因缘际会,显得格外珍贵。第四句“无处重寻石井泉”则暗示了某些旧景已难觅踪迹,增添了怀旧之情。

第五、六句“拟辍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想象,希望能在此暂住,享受片刻的宁静。最后一句“觉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以红莲饭和稻米的香甜收尾,既写出自然的富饶,也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再次游历虎丘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禅意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通济桥

半空驾起苍龙脊,不怕双溪水来急。

踏向亭亭高处望,东西有路通南北。

(0)

雁字

故国霜前省旧游,夕阳影里见银钩。

都将塞北千年恨,写破江南万里秋。

一画如真横远汉,数行带草落平洲。

传书莫到秦淮上,明月芦花客正愁。

(0)

汪叔达归鄱阳

携书宛句识英翘,几度思亲望斗杓。

岁晚客怀浇凿落,雪晴归路踏琼瑶。

骅骝自是轻千里,鸿鹄终当在九霄。

此去明年相见日,笔端定挽浙江潮。

(0)

题徐良夫耕渔轩

白日带经垄上锄,夜间放棹泽中渔。

有米即周邻舍急,得鱼远寄故人书。

山川雨露桑麻地,风月图书水竹居。

出处不惭徐孺子,文章能敌马相如。

(0)

君子亭

闻君结屋沧江上,万竹青青带薜萝。

满谷风声秋不去,隔林云气雨偏多。

仙人骑鹤吹笙下,狂客题诗载酒过。

日暮新凉动萧䬃,娉婷翠袖欲如何。

(0)

送全州录事

清湘郡城公事少,录事官曹尽日閒。

且可随云度流水,更宜把酒看青山。

僧前虎迹石苔紫,雨里鸟声江竹斑。

应会吟诗一百首,寄与明年春雁还。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