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灯前,寒销笛里,匆匆忽换时序。
蕙心易长愁根,柳枝更添恨绪。
凭高极目,问不出、春来何处。
看大江、暖翠浮空,渐活万山烟树。
前岁约、探芳俊侣。今岁作、浪游倦旅。
艳辰偏在天涯,旧盟又辜绣户。
芳华如水,怕闷损、玉台情素。
便画船、归趁东风,已是绿阴飞絮。
雪霁灯前,寒销笛里,匆匆忽换时序。
蕙心易长愁根,柳枝更添恨绪。
凭高极目,问不出、春来何处。
看大江、暖翠浮空,渐活万山烟树。
前岁约、探芳俊侣。今岁作、浪游倦旅。
艳辰偏在天涯,旧盟又辜绣户。
芳华如水,怕闷损、玉台情素。
便画船、归趁东风,已是绿阴飞絮。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东风第一枝·立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以雪后灯前的景象开篇,寒意消融,笛声中传递着时光的匆匆流逝。词人的心境如同蕙草般敏感,容易滋生愁绪,柳枝则增添了更多的离别之恨。他登高远望,却难以寻觅春天的踪迹,只能看到大江上空泛起的翠色,以及渐渐苏醒的万山烟树。
词人回忆前一年与朋友共赏春花的美好约定,而今年却独自浪迹天涯,辜负了昔日的盟誓。春光虽美,但远离家乡,词人心中的情感如同流水般易逝,担心会因孤寂而伤感。他渴望能乘画船趁着东风归来,却发现已是绿叶纷飞的暮春时节,满眼皆是飘落的柳絮,寓意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妖氛深蔽洛阳县,我生不识姚花面。
扬州风物旧曾游,佳种年深亦多变。
去冬淮上起边尘,不谓见花当此辰。
眼明忽忆往时事,世间尤物能移人。
公诗寄兴多高远,早悟色空香不染。
饱闻尝醉洛阳春,试比姚花定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