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三》
《念奴娇·其三》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姮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0)
注释
吴波:泛指江面波浪。
中流:江心。
金碧:形容金光闪烁。
姮娥:嫦娥,月宫仙女。
琼楼:美玉建造的楼阁,象征仙境。
鲸背:比喻远方或仙境。
阑干:栏杆。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代指隐士。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
风前客:形容像风一样自由自在的人。
涛生:涛浪生成。
鱼龙:比喻水中的生物。
翻译
江面波光摇曳,映照着水中月影,半江金光闪烁。
在广阔无垠的明月下,我醉舞其中,不顾月宫嫦娥的孤独寂寞。
手指向那如琼楼般的仙境,似乎有天路可通,它横跨在东方的尽头。
水天相连,栏杆虽高却显得无力支撑。
回忆起家族往事,曾在江湖边渔钓,那里有隐士留下的痕迹。
我以轻松的心情游历世间,只为寻找扁舟的消息。
今夜在天上,此刻在人间,我如同风中的过客。
深夜涛声起,鱼龙也为横笛声所惊。
鉴赏

这首《念奴娇·其三》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以月色下的江面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月影倒映,犹如半江金碧辉煌,富有动态美。"醉舞空明三万顷"则借酒意形容月色的空灵和广阔,仿佛在舞蹈。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想象中有如仙境般的琼楼悬浮于空中,鲸背成为连接天地的路径,增添了神秘奇幻的色彩。"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则写出江面水汽蒸腾,栏杆在浩渺中显得微不足道。

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渔隐生涯,"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诗人以轻松的心态,乘舟寻找自由与宁静。"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表达出超脱尘世、随风而行的逍遥心境。

最后,"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以涛声和鱼龙被笛声惊动,收束全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上,这首词以月夜江景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寿李云翔·其二

灵峰雁序见拈花,今又同风结一家。

为怜螺髻无遮障,片片如鳞覆綵霞。

(0)

辽海舟中·其十

苍鼠莫穿板,有粟自可食。

微声祸之枢,人心安可测。

(0)

送人入匡山

我有匡庐约,君先问落星。

十年松树火,此日石头形。

梦入溪声细,桥分山色青。

为言林下叟,出岁返蓬扃。

(0)

送声远往杭州·其二

清浅秋光欲满轮,休贪明月向江滨。

月明不似琼闺镜,中有蛾眉十道新。

(0)

自题易叶轩·其三

一庭梧竹最宜秋,蕉叶新书雨不流。

人是羲皇高枕外,黄花亦为义熙留。

(0)

寿钱舍人母·其一

舍人词赋擅西京,春日开筵五凤城。

我有麻姑台上月,光华不减许飞琼。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