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傅监仓祷雨》
《和傅监仓祷雨》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五月秧针尚未匀,忍看沟底欲生尘。

祷祈已久劳州邑,禳禬终当徇士民。

天道岂云难感格,人心无过定恭寅。

新诗见宠非吾事,霖雨须还岩筑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cāngdǎo
sòng / chén

yuèyāngzhēnshàngwèiyúnrěnkàngōushēngchén

dǎojiǔláozhōurángguìzhōngdāngxùnshìmín

tiāndàoyúnnángǎnrénxīnyuǎnguòdìnggōngyín

xīnshījiànchǒngfēishìlínháiyánzhùrén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秧针:稻田中的秧苗。
匀:均匀生长。
沟底:水沟底部。
生尘:积满灰尘。
祷祈:祈祷。
州邑:地方官府。
禳禬:驱邪祈福的仪式。
士民:百姓。
感格:感动并回应。
人心:人的内心。
恭寅:恭敬谨慎。
新诗:新的诗歌。
霖雨:大雨。
岩筑人:生活在山区的人们。
翻译
五月稻田里的秧苗还未长齐,难以忍受看到沟壑底部即将积满灰尘。
长久以来的祈祷祈求让地方官员疲倦,最终应当顺应百姓的意愿进行祭祀解除灾难。
上天之道并非难以感动和回应,人心只要没有过失,必定会保持恭敬和谨慎。
能得到新诗赞赏并非我的本分,期盼的是能像下雨一样滋润干旱之地的人民。
鉴赏

这首宋诗《和傅监仓祷雨》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旱情的忧虑以及对上天降雨的期盼。首句“五月秧针尚未匀”,描绘了农忙时节稻田中的景象,秧苗还未长势均匀,暗示了农业生产对雨水的依赖。次句“忍看沟底欲生尘”进一步强调干旱的严重,沟底都快扬起尘土,反映出农民的艰辛。

诗人接着表达对地方官员长期祈祷求雨的敬意,“祷祈已久劳州邑”,州县官员为百姓祈福已费尽心力。他相信天道可感,人心至诚必能感动上苍,“天道岂云难感格,人心无过定恭寅”,表明他对天意与人心力量的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新诗见宠非吾事,霖雨须还岩筑人”,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写诗得到赞赏并非他的本意,真正期待的是久旱后的甘霖能滋润土地,惠及民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反映了民间疾苦,也流露出对公正雨泽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郑光宗节使挽词

孝庙祥刑首选抡,行藏何愧百年身。

共知草木威名旧,亲见旌麾号令新。

登陆政成俄告老,建旄好在奄归真。

传家有子无遗恨,千古佳城泽后人。

(0)

三塔寺阻雨·其二

倦客三杯酒,高僧一味茶。

凉风撼杨柳,晴日丽荷花。

铎语时鸣塔,渔歌晚钓槎。

停舻快清憩,步稳衬明霞。

(0)

荐福观何卿壁间诗对之怅然次前韵

金华老子定臞仙,翰墨文章遍两川。

遗迹已惊风落木,高名依旧日行天。

人间易得朱颜老,寺壁空悬玉唾鲜。

欲继三贤歌薤露,严诗杜集傥同编。

(0)

用韵简天童应庵

敬亭松竹古丛林,二老风流旧赏音。

楼阁长开太平象,钟鱼能洗祖师心。

别来黄鹄还千里,盟在白鸥当再寻。

却忆西堂大言客,只今高坐海云深。

(0)

训蒙绝句.吾知勉夫

常怀四体昊天恩,自是渊冰恐惧深。

一息尚存忧未免,死而后已即斯心。

(0)

访昂山支公故址

支公肯与世相违,故结高堂在翠微。

青菜漫随流水去,黄彪时逐暮云归。

乔林挂月猿来啸,幽草生风鸟自飞。

八万妙门能测度,个中独露祖师机。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