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
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
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
秋霖长为洗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
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
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
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
秋霖长为洗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小重山·盆景》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文人盆景画面。诗人以"三尺宣州白狭盆"起笔,简洁地勾勒出盆景的材质和尺寸,暗示其小巧雅致。接着,他写到"吴人偏不把、种兰荪",表达了对吴地匠人技艺的赞赏,以及对兰花这种高洁之物的偏好。
"钗松拳石叠成村"进一步描绘了盆景的布局,如同村庄般错落有致,松树如钗,石头如屋,形象生动。"茶烟里,浑似冷云昏"则通过想象品茶时的氛围,将静态的盆景与动态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增添了诗意。
"丘壑望中存"表达了诗人对盆景内所蕴含的山水意境的欣赏,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山水之间。"依然溪曲折、护柴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溪流蜿蜒,柴门掩映,富有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秋霖长为洗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以秋雨洗涤盆景上的苔痕,寓意岁月的沉淀和自然之美。而观者如丹青高手,见到这样的景象也会为之动容,表达了诗人对盆景艺术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盆景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细腻情感。
鉴湖摇碧冷吞吴,虎丘雪树纷琼株。
破雾冰轮薄云母,河汉微茫星有无。
清辉浩渺夫差国,爽气横空凝夜白。
古石寒生万丈光,飞虹远射徐卿宅。
徐卿世有玉麒麟,长吟凤语城南客。
东海蟠桃红复红,千年消息倚春风。
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
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
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
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
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
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丘。
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好山在楼头,行人在楼下。
爱山乃贵名,过者岂易假。
而况主与客,君漫我亦且。
九峰紫阁间,可玩不可把。
岚光接云气,溜溜溢杯斝。
兹山于吾人,傥有一日雅。
从今两舍地,时复枉车马。
何必沧洲图,醉语剩挥写。
天际云帆百尺开,广西移去广东回。
未成老大归朝计,且喜平安出岭来。
竹马共迎新使节,松斋暗锁旧莓苔。
回思托荫无多日,早至潇湘欲重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