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宝陀寺十四韵》
《游宝陀寺十四韵》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排律

昔名宝陀寺,今扁小金山。

我辈曾三到,东坡不再还。

楼台张锦绣,松竹列屏藩。

天地浮孤岛,风烟尽百蛮。

幻身疑水木,佛相镂沉檀。

何处逢圆泽,闲云伴懒残。

粉墙藤蔓合,画壁土花斑。

去鸟春帆外,孤村夕照间。

野僧忘俗扮,佳境在人寰。

素乏三生约,聊偷半日闲。

谁寻白莲社,我爱绿萝关。

尽日穷幽讨,何年拟再攀。

昔贤留景待,而我叹才悭。

草草题诗去,深惭句未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宝陀寺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宝陀寺的壮丽与宁静。

首联“昔名宝陀寺,今扁小金山”以对比的手法,将宝陀寺的历史盛名与眼前的景象进行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我辈曾三到,东坡不再还”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无法重访往昔的感慨。

颔联“楼台张锦绣,松竹列屏藩”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宝陀寺的建筑之美,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在眼前。而“天地浮孤岛,风烟尽百蛮”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辽阔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颈联“幻身疑水木,佛相镂沉檀”将人的存在与自然、佛像相结合,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深切体悟。尾联“何处逢圆泽,闲云伴懒残”则借用了佛教故事,表达了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后半部分“粉墙藤蔓合,画壁土花斑”描绘了宝陀寺内独特的景观,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去鸟春帆外,孤村夕照间”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

“野僧忘俗扮,佳境在人寰”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认同。“素乏三生约,聊偷半日闲”流露出诗人对生活节奏的反思,以及对短暂宁静时光的珍惜。“谁寻白莲社,我爱绿萝关”则表达了对理想社群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最后,“尽日穷幽讨,何年拟再攀”表达了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对再次造访宝陀寺的期待。“昔贤留景待,而我叹才悭”则体现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自省。“草草题诗去,深惭句未安”则以谦虚的态度收尾,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自我审视和对作品质量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陀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宗教、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莺啼序.题宋王晋卿山水轴,轴为钰藏,别有记文详之

西园主人兴好,要商量画境。

菊花节、当日香山,一联多谢持赠。

倦重展、烟江画稿,晴秋别写天然景。

倩春莺、瞒过梅妆,粉侯休请。

一样丹青,远势莫比,恍蒿阳揽胜。

最难得、霜入千林,闹春疑赋红杏。

借龙眠、山庄笔法,状鸿乙、草堂觞咏。

任东坡、甘换仇池,掉头宁肯。

将军下笔,侍女吹箫,画禅上乘证。

试问讯、凤楼能事,果否经进,御翰宣和,瘦金辉映。

乌台一谪,驼冈重溃,生愁同付江陵劫,又何时、秀与云栖竞。

承平故物,居然未押葫芦,紫泥尔许端正。

风流将种,著色名家,续李成彗命。

叹一纸、人閒流转,历尽罡风,瑞应图成,俛同彪炳。

葵花巧合,承恩前度,沈沈家国多少恨,画中人、知亦华胥醒。

从今宝晋题斋,汴岸清明,笑他赝鼎。

(0)

大江东去.又题长江风雨图,用坡仙韵

大江东去,只琴书一舸,便无他物。

两点金焦排浪出,曾否高歌题壁。

风打潮头,雨冲篷脚,万顷涛飞雪。

谪仙犹在,相怜如许雄杰。

料想酾酒狂吟,仰天浩叹,豪兴临江发。

世上浮沈成底事,窥破无生无灭。

伍相奔波,知章落井,想去容毫发。

旁人閒指,话君捞取明月。

(0)

菩萨蛮·其三

珠灯红孕相思句。相思有翼还飞去。黄竹赠湘君。

江干双泪痕。华鬘天自碧。抱定怀中月。

愁压采旄低。洛川归路迷。

(0)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丽娃乡亦井栏中语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

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

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0)

忆江南

儿时忆,春日永慈闱。

每作娇痴依母膝,偶思问字揽儿衣。色笑总无违。

(0)

汉宫春.吾家海山仙馆在半塘荔子湾,为南汉昌华苑故址。从伯祖德舆公别业也。水榭风廊,迤迟十数里。中有碧璜,乃仿西湖三潭印月,辟七塘而成者。余足迹遍吴越,曾瞻内苑昆明湖,所称名园未之能及。今人事沧桑,时移景易,维舟凭眺,只余百顷荒塘,荷花送晚耳。夏鸣之、田石友所绘二图犹在友人家。时假披览,尚可指其一二胜概。辛未消夏,偶怀故乡,为拈此调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都换了、断桥废馆,画图收拾芳洲。

回眄海桑全幻,便齐云结绮,曾几来游。

乌衣旧时堂榭,让与閒鸥。

金题锦贉,有丛书、人去名留。

吾老矣,青蓑办否,归时重理渔舟。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