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省试奉诏涨曲江池》
《省试奉诏涨曲江池》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

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

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

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0)
注释
地脉:地下脉络。
寒来浅:在寒冬中显得稀薄。
恩波:恩泽。
住后新:消退后焕然一新。
诸派水:各条溪流。
大都春:京城春天。
幽咽:低沉的声音。
疏通处:幽深之处。
清泠:清澈。
迸入辰:溅入星辰。
杏岸:杏花盛开的河岸。
楼津:楼台的倒影。
沙没:沙滩淹没。
行径:道路。
恣跃鳞:鱼儿跳跃。
舟楫便:舟船的便利。
济川人:渡河的人。
翻译
地下的脉络在寒冬中显得稀薄,恩泽消退后,一切都焕然一新。
引导各条溪流汇聚,特别储存起京城春天的气息。
水流在幽深之处发出低沉的声音,清澈的水花溅入星辰之间。
水势逐渐平稳,漫过杏花盛开的河岸,反射着楼台的倒影。
沙滩淹没,道路变得模糊,广阔的水域让鱼儿自由跳跃。
我希望能借助舟船的便利,与渡河的人一同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水泛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地气渐暖和水波逐渐平息的场景。“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则是说诗人如何巧妙地引导各处之水汇聚起来,以迎接新的一季。这里,“别贮大都春”可能暗指水库的蓄洪作用,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两句,则描写了江水在曲折之处缓缓流动,最终汇入更宽广的水域。这不仅是景物的写照,更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扩展与开阔。接下来的“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则描绘出河岸线条逐渐平坦,与远处建筑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两句中,“沙没迷行径”可能是指水势对陆地的侵蚀与改变,而“洲宽恣跃鳞”则表现了江中的小洲因水涨而显露,鱼儿在宽阔的水域中自由跳跃。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体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乘坐简易的小船,与流水相伴,帮助沿江的人们渡过难关。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自信,更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西樵写怀十首·其三

一日閒来一日足,百年愁去百年忙。

须将后事翻前事,莫误今狂学古狂。

松覆石床人外寂,门开竹径意中凉。

诸缘易尽心难尽,好悟无生万法忘。

(0)

次韵答吉州周天木

今人行业古人心,落落孤标物外寻。

白鹭洲前春有脚,五羊城外海无音。

雄才未遂甘丘壑,清梦犹能到石林。

世运兴衰看不尽,赤松桥北未沉沉。

(0)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四首·其三

往返含鄱路,鸠材作栋梁。

他时茅殿月,此日草头霜。

莫笑买山拙,应怜避世狂。

请看秋雁影,随意上潇湘。

(0)

秋灯二首·其一

静夜疏林透,遥山一点微。

风高围土屋,月落上人衣。

不共华筵醉,如怜独策归。

寒云千嶂合,谁与待朝晞。

(0)

羊城即事

一郡旌旗满,孤城落照间。

散骑何日出,大将几时还。

近海归无渡,连云旧有关。

犹怜竹径外,徙倚独看山。

(0)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四

睹史多上人,大庵没罗心。

未断铦刀舌,善来莲花身。

三年不相报,六月下阶庭。

相好不可言,妙音谁与闻。

一人乃多形,一心乃多因。

多形人岂幻,多因心自真。

先后俱不到,春风吹蚤林。

万木一时茂,天上亦成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