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旌旗满,孤城落照间。
散骑何日出,大将几时还。
近海归无渡,连云旧有关。
犹怜竹径外,徙倚独看山。
一郡旌旗满,孤城落照间。
散骑何日出,大将几时还。
近海归无渡,连云旧有关。
犹怜竹径外,徙倚独看山。
这首诗描绘了羊城(广州)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和平与回归的渴望。首句“一郡旌旗满”描绘了城市中旌旗飘扬的壮观景象,但紧接着的“孤城落照间”则通过“孤城”和“落照”营造了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散骑何日出,大将几时还。”这两句表达了对将士们早日归来、和平降临的期盼。散骑和大将代表了战争与冲突,诗人希望他们能结束在外的征战,回到家乡,带来和平与安宁。
“近海归无渡,连云旧有关。”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回归的困难与复杂性。近海意味着距离大海不远,但“归无渡”暗示着返回之路被阻断,可能是因为战事未平或交通不便。而“连云旧有关”则可能是指原有的边界或关卡,现在依旧存在,阻碍着人们的回归。
最后,“犹怜竹径外,徙倚独看山。”诗人独自站在竹林之外,眺望远处的山峦,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的“犹怜”二字,既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怜爱,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