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

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0)
注释
润色:修饰,装饰。
金文:古代的一种文字,用黄金制作。
数十:很多,超过十个。
函:古代盛物的容器,这里指书函。
清凉甘露:比喻清纯而有益的灵性之物。
洗尘凡:洗涤世俗的烦恼和凡尘。
修行:修炼,提升精神境界。
伊兰计:可能是指某种计划或策略,但具体语境不明,这里暂译为世俗的打算。
三千:通常指佛教中的三千世界,也可能象征众多。
尽宝严:全部珍宝般地装饰,形容极尽华美。
翻译
精心修饰了数十函的金色文字,
如同清甜的甘露,洗净世俗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金文润色为喻,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追求。"润色金文数十函"形象地描绘了对佛法经文的精心研习和深入理解,犹如金文经过精细打磨,熠熠生辉。"清凉甘露洗尘凡"则象征着佛法能洗涤心灵,去除世俗的尘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净化。

"修行不作伊兰计"中的"伊兰计"可能是指外在的功利之心或计较,诗人强调修行不应仅仅为了个人的成就或利益,而是要超越世俗的考量。"只愿三千尽宝严"中的"三千"常用来指佛教中的三千世界,这里表示诗人希望普度众生,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得到智慧的光辉照耀,充满庄严与神圣。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态度和无私的弘法愿望,展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六

尽言黄独美,难得白云横。

岂是一生事,都酬旷劫情。

钟敲霜叶落,雁叫碧潭惊。

不了目前意,空怜道者名。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八

山食只粗粝,怜予谢少年。

岂当为苦节,贫贱得安禅。

多病偏宜澹,无缘但听天。

相从忘岁月,始觉及门贤。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三

自笑生涯拙,犹能不怕穷。

就泉惟酌茗,移榻爱当风。

到老凭谁力,千峰一策通。

不知人事易,随意任西东。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十一

是非何日已,同异百年身。

了此不相顾,何劳问幻真。

天高云出没,林阔鸟疏亲。

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十八

轻飙不入户,就地且乘凉。

殿后垂枫密,门前藉草芳。

江山宁有尽,寒暖但随方。

得意即为乐,长歌过夜塘。

(0)

卜隐洪岩

解院寻深隐,洪岩最上关。

碧霄怜老拙,高视谢人寰。

举世魔风炽,惭予壮志顽。

愿生真有道,早慰圣明颜。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