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八》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山食只粗粝,怜予谢少年。

岂当为苦节,贫贱得安禅。

多病偏宜澹,无缘但听天。

相从忘岁月,始觉及门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山食只粗粝”点明了生活的简朴,以粗粝的食物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怜予谢少年”表达了对年少时繁华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简朴生活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当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生活的肯定。

“岂当为苦节,贫贱得安禅”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理解,认为追求清贫与禅定并非苦行,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价值观。

“多病偏宜澹,无缘但听天”则反映了诗人因身体多病而更加倾向于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但听天”意味着接受命运的安排,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最后,“相从忘岁月,始觉及门贤”表达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往中,时间仿佛流逝得更快,这种相聚让诗人感到无比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遇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鹧鸪天.骤雨生凉,诵天闵惠示新词,快答一阕

银箭流空雨势豪,阵云如马过江皋。

浮生暂得清凉睡,那管明朝米价高。

尘满甑,酒辞瓢,隔墙鹅雁正嗷嘈。

高情未办驱穷赋,懒惰无心作解嘲。

(0)

南乡子

欢去杳难寻,忍向东风话旧心。

身世轻沤浮巨涨,沉吟,底事关情直到今。

凉气满疏襟,坐掩残编夜正深。

雨压重檐如欲碎,萧森,只为伤春已不禁。

(0)

定风波.丙子四十九岁.有讥卖文价贱者,赋此解嘲

莫把文章等菜斤。千金何补长卿贫。

记否词仙留俊语。自许。疏梅香在纵成尘。

赖有龙琶堪一借。陶写。从他聋瞽与知闻。

身外浮名真土芥。笑杀。扬云千载待扬云。

(0)

风流子.寄登子

芳堤春絮老,今张绪、只与六朝同。

怅远山不绝,乍迷屐齿,隔江相望,如在帘栊。

送行后,歌场销旧翠,浣女泣新红。

陶令素琴,晚风空袅,柳家长句,残月难工。

南华亭台好,娱清晷、屏际宝鸭香浓。

偏是梅天多雨,常阻邮筒。

想三影词成,银筝斜抱,四愁怀切,玉案轻笼。

无限断肠滋味,分付杯中。

(0)

念奴娇.俞右吉自言近日眼明喜为此赠

禾城冷淡,阿谁是、司马汉时颜色。

有眼只教看富贵,对坐那分清白。

春到君家,凤巢书帐,虎卧珊瑚格。

乍逢岩电,一双秋水曾识。

新为读史功成,横陈千古,把浮云多掷。

打算暮年行乐事,阁住伤时珠滴。

灿破神州,风流映带,不用揩磨力。

酬他再顾,夜阑香泛瑶席。

(0)

琐窗寒.敬可贻酢戏咏之

杏子催黄,橙丝待熟,一般酸楚。

多嫌昼绣,酷爱习惯性来侣。

望秦楼、量珠买歌,闺中肠断邀郎语。

惹旧愁滋味,双眉蹙罢,绒尖微吐。春入清明路。

便减曲加饧,柳条如许。宵寒病渴,花瓮偷将伊补。

正黄金、零落汉宫,鹔鹴不到沽酒处。

怪张华,博物烹龙,小字呼他苦。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