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鹄的作品,题为《送李明府归别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老年时期独自面对自然、感慨人生的情怀。
"寄家丹水边,归去种春田。"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将要离开的场景,诗人用“寄家”二字传达了友人在丹水边暂留的情形,而“归去”则表明友人的离别与诗人自己的寂寞。
"白发无知己,空山又一年。"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因年老而感受到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白发”,象征着时光的蹉跎以及人的衰老,而“无知己”则是对朋友离去后的悲哀,空山再次迎来新的一年的寂静。
"鹿裘长酒气,茅屋有茶烟。"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景象。“鹿裘”、“长酒气”表明诗人的隐逸生活,而“茅屋有茶烟”则是对这种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捕捉,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趣。
"亦拟辞人世,何溪有瀑泉。"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终结的一种预感和接受,以及他希望归隐山林,融入自然之中的愿望。“何溪”指的是某处幽静的溪流,而“有瀑泉”则是对那里的自然美景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别离、个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隐逸生活的平和,展现了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生命晚期时的深沉情感和哲学思考。
不寝忽抛枕,月色况投罅。
呼儿手筇枝,召厮导镫杷。
仰见河鼓明,云光净如砑。
虫语方欲稀,市声犹未罢。
踏月思访幽,过桥仍命驾。
打门应苍头,主人出相迓。
由来意外逢,熟识翻成乍。
婢醒点茶来,妇起从楼下。
数钱问邻酤,陈果当厨炙。
忆子未二十,同业逻水舍。
往复讨陈编,无冬亦无夏。
谈谐每竟夕,似儿嗥不嗄。
转瞬五十年,迅逝同一跨。
古人云秉烛,此义不予诈。
诗成且归去,病老正多暇。
傥许数过从,街静何曾夜。
杖藜来试踏春泥,夹岸垂杨压帽低。
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
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
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