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孤帆去,三江病客归。
迎霜莼味脆,输稻蟹匡肥。
更忆芳尊满,空怜秋日辉。
因闻砧杵动,须制芰荷衣。
八月孤帆去,三江病客归。
迎霜莼味脆,输稻蟹匡肥。
更忆芳尊满,空怜秋日辉。
因闻砧杵动,须制芰荷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远方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联“八月孤帆去,三江病客归”,开篇即点明季节与行踪,八月的孤舟独自远行,而此刻的诗人正从远方的三江之地归来,透露出一种孤独与疲惫之感。
颔联“迎霜莼味脆,输稻蟹匡肥”,转而描写归途所见的自然风光。迎着霜降,莼菜鲜嫩可口;稻田里螃蟹肥美,一派丰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秋天特有的生机与美好。
颈联“更忆芳尊满,空怜秋日辉”,诗人回忆起往昔与亲朋好友欢聚的时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怀念与感慨。芳尊满溢,象征着欢乐与团聚,而如今只能对着秋日的光辉空自怜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尾联“因闻砧杵动,须制芰荷衣”,诗人听闻远处传来捣衣声,意识到秋季的到来,于是想到要准备过冬的衣物。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归途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日边清切以文鸣,立对朝阳欲问程。
笔落生春变寒谷,诗来将喜破愁城。
檐前水到乘槎便,天际山横与槛平。
准拟公归道过此,小留觞咏集簪缨。
新文博不繁,披诵已清魂。
意在诸缘外,心为万法源。
犹龙谁可测,牧马自微言。
三复难穷处,重来得细论。
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繁华异昔时。
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
贾充误国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
莫向中原誇绝景,西湖□恨是西施。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