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离堂处处罗簪组,东望河桥壮鼙鼓。
三城晓角启轩门,一县繁花照莲府。
上略儒风并者稀,翩翩驺骑有光辉。
只今右职多虚位,应待他时伏奏归。
五代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离堂处处罗簪组,东望河桥壮鼙鼓。
三城晓角启轩门,一县繁花照莲府。
上略儒风并者稀,翩翩驺骑有光辉。
只今右职多虚位,应待他时伏奏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名为《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诗中通过对故人的送别,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五代武弁侍明光,辍佐中权拜外郎。"
这里描述的是受送者的官职和地位,以及他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五代"指的是朝代更替频繁的历史背景,而"武弁"则是一个官职,表明其在军事方面的角色。"侍明光"可能是对其官职的一种修饰或描述。"辍佐中权拜外郎"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扮演的重要角色。
"记事还同楚倚相,传经远自汉扶阳。"
这两句诗表达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古代名相的比较,以及对汉代都城扶风(今陕西兴平)的提及,诗人强调了受送者的使命之重要性。
"离堂处处罗簪组,东望河桥壮鼙鼓。"
这里描绘的是送别时的情景,"罗簪组"可能是指某种装饰或仪仗队伍,而"东望河桥壮鼙鼓"则表现了送别时的壮观场面。
"三城晓角启轩门,一县繁花照莲府。"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清晨城市的景象,通过对"三城"和"一县"的描述,以及"晓角启轩门"和"繁花照莲府"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又庄重的城市早晨。
"上略儒风并者稀,翩翩驺骑有光辉。"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受送者的赞赏,他的儒雅风度和优雅的骑乘姿态,都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只今右职多虚位,应待他时伏奏归。"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期待。"右职"可能指的是某种官职或地位,而"多虚位"则暗示着这些位置并非实有,或许是在表达一种愿望或期待。"应待他时伏奏归"则是诗人对受送者未来成功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返回,并向朝廷报告自己的功绩。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清明冲节是身谋,御史郎官不肯留。
回首轩裳双脱屣,放怀天地一轻沤。
卞云苕月柴门静,菱雨蘋风野艇秋。
仰羡冥鸿空自愧,区区图报未知休。
祖帐西郊道,川原画阁临。
烧痕经雨活,树色入溪深。
斜日明春态,孤云感客心。
何人知别意,重把酒杯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