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壤西东似犬牙,一时迎送使君车。
应怜壮岁棠阴在,未觉神京驿路赊。
飞观惯看凉月挂,层楼将见瑞云遮。
当筵莫诉杯行速,两地春光作一家。
接壤西东似犬牙,一时迎送使君车。
应怜壮岁棠阴在,未觉神京驿路赊。
飞观惯看凉月挂,层楼将见瑞云遮。
当筵莫诉杯行速,两地春光作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常州与平江相邻的地理特点,比喻其地势如同犬牙交错。诗人感叹壮年时曾在棠阴下任职,那时并未感到京城到这里的路程遥远。他想象着夜晚在飞观中赏月,白天在高楼里望见祥云,展现了当地的风物之美。宴席上,诗人提醒宾客不要因酒意催促杯行过快,因为两地虽然相隔,但春光共享,情感如同一家。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地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
梦中亦何云,问我何不怿。
人只百年身,能消几两屐。
万物道为尊,朝闻死可夕。
试观今传者,总非蝉冕客。
人理坦易凭,神机纷难释。
塞马不终亡,蕉鹿岂真获。
再拜领教言,尘虑春水释。
冥心与天游,归读羲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