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
素衣尘暗行人老,绿树阴浓曙日明。
倦眼冥冥浑似雾,忧心悄悄只如酲。
枇杷荐酒犹堪醉,杏子微酸尚带生。
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
素衣尘暗行人老,绿树阴浓曙日明。
倦眼冥冥浑似雾,忧心悄悄只如酲。
枇杷荐酒犹堪醉,杏子微酸尚带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端午时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这里诗人捕捉到了端午节前的天气变化,从阴雨到晴朗,这种突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也许是对即将到来的节日有所期待,又或是不经意间的情绪起伏。
“素衣尘暗行人老,绿树阴浓曙日明。”诗人穿着简洁的素色衣裳,在尘世中行走,透露出一丝苍老感。然而随着天气的转晴,绿树的阴影变得更加浓郁,曦光逐渐变得明媚,这是对比鲜明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从淡漠到清醒的过程。
“倦眼冥冥浑似雾,忧心悄悄只如酲。”诗人的眼睛因长时间的凝视或许是思虑过度而显得疲惫,就像被薄雾笼罩。他的忧虑也随之升起,但却是轻微的,如同酒意初醒时的那份微醺。
“枇杷荐酒犹堪醉,杏子微酸尚带生。”诗人提到枇杷和杏子,这两种水果在端午节前后正当时令。枇杷作为一种美酒的佐料,即便已经能够令人微醺,而杏子的味道则是微酸而不失其生机。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食物的鲜活,也象征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和生命力的勃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刻的复杂情感体验。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
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
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
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佳绝。
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
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
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
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朝暮留香久。掩重门、湘云窣地,玉垆烟瘦。
细剖君山斑竹子,也抵珍珠织就。
是清簟、围棋时候。
杨柳风来花动影,看斜阳、无语娇波皱。
新月上,见来否。玉钩上下劳纤手。
怕搴帷、云鬟侧挂,珀钗微溜。
双燕归来似相识,软绿蔫红依旧。
任鹦鹉、隔花低咒。
当户明明丁字永,正梳头、莫放春风透。
垂永夕,卷清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