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页桃花侧理,一杯绿玉昌明。
才试姜芽临帖手,又送松风到枕声。蹴花飞燕轻。
秋意已教麦送,雨丝刚与梅迎。
池上停凝抛堕倦,闺里矜夸打马赢。香从罗袂生。
几页桃花侧理,一杯绿玉昌明。
才试姜芽临帖手,又送松风到枕声。蹴花飞燕轻。
秋意已教麦送,雨丝刚与梅迎。
池上停凝抛堕倦,闺里矜夸打马赢。香从罗袂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雅致的画面。首句“几页桃花侧理”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桃花纷飞,如同书页般轻轻翻动的春日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次句“一杯绿玉昌明”则借喻绿茶的色泽清亮,暗示品茗的时光,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闲暇生活。
“才试姜芽临帖手”写诗人正在尝试用姜芽研磨书法,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接着,“又送松风到枕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松风入耳,仿佛枕边的自然乐章,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蹴花飞燕轻”运用动态意象,描绘女子轻盈地蹴踏花瓣,如同燕子般灵动,流露出闺中女子的活泼与娇俏。接下来两句“秋意已教麦送,雨丝刚与梅迎”,通过秋天的丰收和冬日的梅花,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交替。
“池上停凝抛堕倦,闺里矜夸打马赢”描绘了池塘边的休息和闺中的游戏,诗人或在池畔驻足欣赏,或与闺中女子比赛骑马,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最后,“香从罗袂生”以香气自女子衣袖飘出,暗示了女性的温婉与魅力,也增添了诗歌的温馨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日常生活场景,既有文人的雅趣,又有闺阁的温馨,展现了作者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
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
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莲峰隐去难辞阙,浐水朝回与出城。